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的金融市场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产品支持,即根据投资人的不同喜好、借款人的不同融资需求而设计出不同的资产类型,而在我国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传统融资渠道中,大部分借贷业务只面向偿债风险很低的大企业,而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形成的巨大融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P2P平台在各国兴起,也迅速弥补了我国借贷市场的空白。由于国内法律监管暂时的空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伴随P2P行业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行业危机。2015年P2P行业全年成交额突破一万亿元,投资人数超过1300多万人次,但其中有近千亿资金跑路,涉及受害投资人百万人之多。在我国P2P行业可谓乱象丛生,2016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金融提入十二大政府报告,强调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因此,本文着眼于P2P平台内部,从风险集聚的关键业务流程分析,尝试设计普遍适用于我国P2P平台的风险控制机制。全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和本文研究框架等。第二章介绍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运用的相关理论。第三章首先阐述P2P网络借贷市场在国内外的兴起和发展,介绍全球P2P行业的先驱平台:英国的ZOPA、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它们是经过金融市场考验的、成熟的P2P平台模式;之后,选取国内3769家平台为分析对象,从平台类型、地域分布、问题平台三个方面和平台数量、交易额、交易人次、加权综合利率、借款期限、平台运营期限等多个角度对我国P2P市场进行统计分析;其次,以国内典型的P2P平台模式为基础,归纳得出我国P2P平台风险因素。第四章基于P2P业务流程的角度,尝试构建我国P2P平台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在界定本文风险控制机制概念、介绍构建原则、阐述构建思路的基础上,尝试设计我国P2P平台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第五章选取广东省某民营系P2P平台(A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其当前的风险控制制度,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再根据第四章的设计成果对其进行改进,并得出研究结论。第六章着眼全文,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本文研究对象属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是当前行业风险极大、涉及面广、急需规范运作的P2P行业,本文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实践意义。第二,本文以平台借贷业务流程为切入角度,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风险控制机制设计,角度新颖且内容深入。第三,本文以P2P平台个体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为关注点,更注重平台个体切实有效的风控机制设计,有别于当前大多数偏重于政策层面的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