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截面管壳充压径向镦形塑性失稳及变形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轻量化是汽车、飞机和火箭等运输工具节能减排和提高机动性能主要手段,实现结构轻量化的主要途径是采用轻质材料和轻体结构。对于材料一定的结构,设计并制造出合理形状的轻体结构是减轻重量的主要方法,其中变截面中空构件是轻体结构的主要形式。内高压成形是变截面管件成形的重要工艺,在管内施加高压液体和轴向补料将材料压入模具型腔使其成形为设计零件。内高压成形中内压为变形主驱动力,所需压力高,不易补料,且伸长变形模式下壁厚减薄严重。针对内高压成形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管材成形工艺—充压径向镦形,成形截面受面内双向压应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其优点是成形压力低、成形圆角小、无需轴向补料、无壁厚减薄和破裂问题,同时压缩变形模式也带来了更严峻的失稳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充压径向镦形工艺中的塑性失稳及变形行为,建立了皱纹展平力学模型、充压径向镦形应力应变解析模型,压缩失稳及翘曲失稳理论模型,系统揭示了充压径向镦形中的皱纹形状特征、失稳类型、失稳临界内压及壁厚分布规律等,为压缩变形相关工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测量了内压作用下皱纹形状,皱纹的几何形状仍符合三角函数特征,但波高δ及波长L发生了变化。由塑性弯曲理论建立了内压作用下皱纹展平力学模型,预测了波高波长比δ/L随内压的变化曲线,分析了材料属性、波长及壁厚对皱纹展平的影响:相同初始波高波长比δ0/L0时,初始波长L0越小越容易展平,壁厚越大越容易展平;最终提出了死皱的临界条件:壁厚t0在1~3mm范围内,皱纹弧长与波长的差值u小于1.3t0+0.63。基于塑性全量理论,建立了充压径向镦形应力应变解析模型,得出了环向力分布、等效应力分布及压缩应变分布等。同时揭示了圆角处壁厚相对较小的原因,即圆角处过大的法向应力降低了材料的等效应力,使圆角处材料不易变形,产生的压缩应变较小,增大圆角半径可以显著改善圆角处壁厚分布。分析了各参数对矩形截面壁厚分布的影响规律,发现最大壁厚位于上下模相切处,且随宽度、摩擦系数和内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强度系数和硬化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对于非对称截面的充压径向镦形,给出了有利于提高壁厚均匀性的分模方式。推导了充压径向镦形合模力计算公式。合模力由变形力及内压作用力组成,在失稳抑制压力下,内压作用力约占合模力的1/2。合模力随宽度、壁厚、摩擦系数及内压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圆角半径对合模力没有影响。推导了模具所受接触应力的分布函数公式。圆角处模具接触应力最大,且随着摩擦系数、内压和零件壁厚的增加而增大,矩形宽度对模具接触应力没有影响。增大的圆角半径可以极大地减小模具接触应力。总结了充压径向镦形中的两种失稳形式:压缩失稳和翘曲失稳,利用能量法建立了压缩失稳临界内压和翘曲失稳临界内压理论模型,结合应力应变解析模型,得到了充压径向镦形失稳抑制压力。揭示了压缩失稳发生于竖直壁切点处,由过大的压应力导致。失稳临界内压随矩形宽度、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壁厚及圆角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揭示了翘曲失稳出现位置及产生机理:翘曲失稳发生于上模直段处,由圆角区材料的转出引起。翘曲失稳临界应力相比压缩失稳临界应力小,相同条件下翘曲失稳更容易发生。压缩失稳和翘曲失稳不会在同一侧发生,由转变应变决定容易发生哪种失稳,转变应变越大,翘曲失稳越容易发生。增大摩擦系数和圆角半径可以减小转变应变,限制翘曲失稳的发生;上圆角角度越小或壁厚越大,转变应变越大,翘曲失稳越明显。
其他文献
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是整数阶偏微分方程的一种推广和延伸,能够有效描述具有遗传特性或记忆现象的独特性质,在过去二十年里被广泛应用于反常扩散、黏弹性力学、量子力学、等离子体以及系统识别等领域。通常,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很难求出,或者即使能够求出也往往含有一些复杂且难以计算的特殊函数(如Mittag-Leffler函数、Wright函数以及超几何函数等),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构造求解分数阶
编织复合材料由于高的比刚度、比强度等众多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编织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行为直接由其微结构所决定。采用多尺度的计算方法,利用微结构对编织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预报,则计算量巨大,效率较低,有时甚至无法完成计算任务,为了提高多尺度计算效率,本文以基于聚类分析的单胞降阶模型(Self-consistent Clustering Analysis,SCA)为基
随机微分方程理论不仅是对确定性微分方程理论的推广,更体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但随机微分方程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其求解往往只能依赖数值方法。当前数值计算研究领域的普遍共识是“数值方法应当尽可能地保持原问题的本质特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研究求解流形上(具有守恒量或李群结构)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投影思想是保守恒量数值方法最经典的构造思想之一。随机标准投影方法的的优点在于
随着光电材料研究的深入和微纳光学加工工艺的成熟,光电功能器件也在朝着集成化、小型化、多功能化和主动可调等方向发展。因此,利用石墨烯、二硫化钼、氮化硼等单层二维材料探索量子化光电效应的研究应运而生并成为热点之一。同样,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 Semiconductor,MOS)能够形成聚集在界面的超薄电荷积累层,并由于其准二维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积累层在电学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
与前几代移动网络相比,5G网络的能力有了飞跃提升。5G除了带来更极致的体验和更大的容量外,还将开启物联网时代,并渗透至各个行业。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1万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十四五"期间,15个行业的5G应用正成为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推进重点。
期刊
振动能量转移过程是指能量从受激发的振动态向外转移的过程,作为分子中能量转移过程的中一个基本环节,影响着众多的物理化学现象。近年来,飞秒激光等超快光谱技术以及量子化学计算和超算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选键化学以及振动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对于含能材料而言,振动能量转移除了影响熔点、热稳定性等基本性质外还与其中的起爆过程密切相关,所以含能材料中的振动能量转移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超快时间分辨红外光谱是观测振
5G技术为互联网医疗带来质的飞跃,意味着智慧医疗时代的真正到来进入"十四五",北京提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并出台《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将医药健康列入重点打造的"两个国际"引领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智慧医疗将迎来飞速发展期。智慧医院应该怎么建?智慧医疗体系应该如何运行?《经济》杂志、经济网调研组就这些问题与航天中心医院副院长郭君进行了探讨,了解他们对智慧医疗的探索历程
期刊
银/树脂基导电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封装材料,但目前产品化主要技术瓶颈在于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依旧存在不足。因此探究简单有效且能同时提升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方法迫在眉睫。本论文提出了使用共轭高分子掺杂导电复合材料以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方法。首先使用氧化聚合与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出高导电、高分散性和形貌可控的共轭高分子纳米颗粒,共轭高分子微量掺杂可数十倍提高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
B2相强韧化的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BMGCs)兼具高强度和大塑性而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其高强度主要来自于非晶相的贡献,大塑性得益于B2相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及其对剪切带扩展的阻碍。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B2相室温强韧化机理的研究,作为复合材料的组成相,研究非晶相的变形行为对于设计开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同样至关重要。同时,该类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低温和高温变形机理尚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