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2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sm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绅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功名者,它既包括在职的官员也包括退居的官员,它既包括较高功名获得者,也包括获得较低功名者(如生员或秀才)。获得功名使他们有别于普通百姓,他们属于官方承认的受过教育的精英,儒家经典的习得使他们拥有异于常人的知识和品质。可以说,士绅是拥有道德和智力优势的有才能的男子,这种优势使得他们与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即将做官、正在做官或已经致仕,这种优势使他们能够得到许多常人没有的特权,这种优势也使他们更有条件完成儒家所赋予的“修齐治平”的人生规划,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发展目标,能够将荣身、保家、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清时期,拥有士绅身份,就获得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的最佳可能。士绅的阶层优势及文化优势,使得他们非常希望将这种优势能代代传承下去,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即是对子弟实施教育,而家庭教育又是各类教育的肇始与发端,并成为其它教育的有益补充。明清士绅实施家庭教育的途径就是通过家训训诫家人子弟。基于儒家思想对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价值观和性别社会观的规范,明清士绅在家训中对于男性和女性提出了不同的期许,他们希望男性向外发展,走内圣外王之道;而对于女性,则希望她们具有内敛的特点,向内收缩,做贤妻良母。针对男性子弟,明清士绅以儒家思想中的治家、修身、治学等思想作为其训诫的主要内容。治家思想包括怎样处理家庭人际关系的治人思想和怎样获得财富、管理财富、增加财富的治生思想。家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由于此时家长制和宗族制度的强化,使得尊卑、长幼、男女秩序的规范更加严厉,丈夫、父亲、兄长的权利更加优先且责无旁贷,而他们应尽的义务则被弱化;相反,妻子、儿子、弟弟的义务则被强化,他们的应享受的权利却被边缘化。这一时期,由于人口剧增,而传统社会资源又极为有限,使得与人口增长同步增长的士绅阶层的出仕机会并未随之增长,下层士绅及遗民士绅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加之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对贫穷现象的重新认识,士绅家训中普遍论及治生问题:下层士绅为解决迫在眉睫的生计问题,即便上层士绅也希望子弟把治生当做治国平天下的操练与准备。明清士绅家训中治生思想的成熟,是时代发展推动的结果。强调修身是儒家以一贯之的不变主张,为求外行王者之治,需要内修圣人之道。明清时期,由于理学所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心学的勃兴,士绅阶层更加强调修身的重要作用,这时,修身的主要方法及内容被反复提及。科举时代和门第时代的家训均论及修身问题,但门第时代士大夫家训中谈及修身,其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增加子弟入仕的资本,科举时代士绅家训中论及修身则更多的是希望子弟通过修身渐次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发展蓝图;另外,随着科举制度的愈益“公平化”,单靠科举考试,已不能完全凸现士绅的阶层优势,也许通过科举考试能够一夜成名,而恰到好处的言行举止的修炼却不能转瞬即成,这些也正是拉大士绅阶层与普通百姓距离之所在,所以,为维护本阶层的优势,明清士绅也在家训中大量论及修身思想。作为文化载体的士绅阶层,通过教育及科举考试而拥有特权,他们成也科举,败也科举,而学习成功与否又是科举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读书学习走科举入仕之路,于己、于家、于国都不失为时人的最佳选择,这也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走“内圣外王”之路若合符契,所以,勉励子弟读书学习,是明清士绅家训中的普遍诉求。而科举取士的绝对标准又使得他们勉励子弟读书学习唯科举是瞻,如科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是他们要求子弟学习的主要内容,期待子弟接受早教、期待子弟学习速成,又是科举考试竞争激烈的投影。传统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规约,折射到明清士绅家训中,就对女性有迥异于男性的训诫,他们对女性在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期许也不尽相同,他们对女性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期待更加全面一些,要求她们担当起贤妻良母的角色:襄助丈夫、教育子弟。这一时期,士绅家训中的贞节思想也有强化的趋势,女子保守贞节,既成为士绅家庭择偶时待价而沽的资本,也凸现出士绅家庭女性有别于普通百姓家庭女性的阶层优势。为了女子日后能更好地担当起相夫教子的重任,明清士绅在家训中普遍承认女子学习的重要意义。但由于诗词歌赋等张扬个性、有碍女性内敛的特点而受到明清士绅的普遍反对。概而言之,明清士绅家训中强调母亲教育子女角色的重要性、女性贞洁观、女性学习观等既反映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规约,又显示出士绅阶层特色,毕竟,有钱、有闲、有足够的空间,才能够实现士绅阶层对女性居于内、保持贞洁、学习知识、教育子弟等期许。明清士绅通过家训教育子弟,其实施的实际效果如何呢?安徽桐城张氏家族的成功证明了士绅阶层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功。张氏家族门祚悠久,与有清一代相始终,该家族获得功名人数之众、官位高者之多、宦迹所历之广,均在当时或后来产生巨大影响,其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张家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张氏子弟受到先辈的训诫,在居家读书、外出为官、人际往来中表现特别,正是这些独特之处,成就了张氏家族的成功。明清的时代特色及科举考试的取士标准,使得这一时期,修身治学成为士绅家训内容的主旋律;人口的暴增等现实问题又迫使下层士绅普遍论及治生问题。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家化和士绅的阶层特点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士绅家训的内核;明清时期,宗族制的强化,又使得家训也表现出宗法性特点,家训与宗族制度相结合,规范着家人子弟;明清士绅家训也表现出士绅阶层特色,只有来自士绅阶层家庭者,男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修身治学,女性才能够更好地遵循“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士绅阶层的系列特权,又使得他们一方面敦促子弟积极进取,以保持不下坠到社会底层,另一方面又通过修身、要求女性居于内、严男女之别、防内外之嫌等来彰显士绅阶层的优势。对明清士绅家训进行挖掘、梳理,揭示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探究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明清士绅对家人应变这些社会问题的期待,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同时,汲取家训中有益的养分,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合成了低分子量AMPS/AA二元共聚物,考察了合成条件与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关系。采用静态实验法评价了合成产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AMPS/AA二元共聚物阻
近年来,网络犯罪激增,网络安全及其刑事保障是全球课题,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具有技术优势,率先对网络犯罪的挑战发起应对,随后国际社会紧接跟进,通过一系列有关网络安全的法案和
无线网络在网络、技术、终端、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异构的特点。异构网络的有效融合与协同可以通过Mesh技术完成。异构网络的融合为IP层面的融合,是对网络共性的整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和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水平变化,同时比较YKL-40、CCL18和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可降解聚丙交酯/淀粉复合材料,通过添加复合增容剂(丙三醇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以塔河油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层因素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等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3-己基噻吩(P3HT)及3-己基噻吩和2-噻吩甲酸共聚物(CTCHT)修饰纳米结构TiO2电极的光电转换性质。结果表明,经修饰后的纳米Ti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越来越多,创业资金成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没有启动资金,导致即使有再好的创业项目也往往难以付诸实施,因此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再结合日常教学与训练的经验,对羽毛球教学中各种步法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适合高校学生步法练习的若干训练方法,以增强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形式,发展与公共第三方平台互补的区域性农产品电商平台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然而,当前多
通过阐述柴胡桂枝干姜汤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本方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辨证要点及加减变化,以及对该方的病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