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的学生普遍进入了词汇使用的瓶颈期。尤其是在翻译的课堂上,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规避语法错误的层面,甚至会认为学了语法就掌握了句法,从而就可以创造出任意想表达的语句。然而,语法正确的安全性远没有“说法”的准确性重要。词块是形式与功能相对应的组合,并且具有语言生成能力及相对稳定的语用功能和较强的语境制约作用。在英语教学的翻译练习中,从分拆练习到语序整合,最后再落实到搭配找寻,也即分拆、语序和搭配。实质上若是沿着词块的角度对翻译进行准备,看似繁杂,反而是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反之,若只知道语法的体系,相当于将已经了解的知识又重复了一遍,翻译的速度很难提高。因此,词块习得对翻译的准确性和速度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提高翻译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转换能力通常被认为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通过对译例的分析比较,从语言学、交际学、语用学和文化交流方面总结出一定规律性的指导方针:没有绝对的同义词,永远要想一词多义;多读英文解释,并领会其搭配;感情、褒贬、声形等的不同都能产生选词;专业词汇的重要性。因此,拥有足够量和质的词汇储备对于任何一个语言学习者都是必要的。但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中,词汇没有被有机地以词块的形式来呈现。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英语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双重特征的固定或者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语言学习者可以提取这些模式化的语言结构(即词块)。通过词块的学习,加快了双语存取和转换速度,因此词块习得在整个英语教学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是很讲究实践的学科,如果想要实践,方法和思维方式很重要。词块习得也正是通过融合语法、语义和语境的途径,最大化确保了译文表达的流利和地道,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基础单位。以整体词块形式出现的语言输入也正是语言习得模仿的语料。在语法体系的帮助下,学生会根据词块的输入快速分析产出译文,通过迅速地调整来获得语言的规则,以保证译文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本文作者基于词块理论用于实验教学研究,在南阳市五中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该校高一的两个班被选作实验班和控制班。这两个班学生人数相同,水平相当。实验中作者运用词块习得理论的课程设计对实验班进行教学。而控制班,作者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试验中作者运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测试几种实验工具。实验结束后,作者对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翻译能力明显好于控制班。本项研究探讨了词块习得与英语教学效果的相互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词块习得与英语翻译教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