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颉刚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民俗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中国史学界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作为民俗学家,他在中国早期民俗学的活动却很少被人提到,即使有些论文或者著述提到了,也常常是以史学的附属形式出现的。这样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就是他的民俗学研究处于边缘,而实际上他在民俗学领域的研究是独树一帜的,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现代民俗学兴起于1923年北京大学开展的征集歌谣活动,其标志是歌谣研究会的成立和《歌谣周刊》的创刊,随后民俗学学科在广州中山大学继续发展,其标志是民俗学会的成立和《民俗周刊》的创刊,顾颉刚先生在中国民俗学早期发展的这两个关键时期,都扮演着领军人物的重要角色。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进行探析,展示这位民俗学先驱在民俗学领域,尤其是歌谣搜集研究、孟姜女故事研究、神话研究方面的贡献。把顾颉刚民俗学研究成果置于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研究领域中来看,他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我之所以设想以顾颉刚先生的活动作为论文的主题,是想通过对前辈学者治学经历的回顾,使我们更清醒的认识他们的工作对于当代学科发展的启示意义,以此希望有助于学科的发展。顾颉刚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带给我们的启迪意义,主要是应具有宽广的学术眼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而合理的批判精神,。我个人认为,对顾颉刚民俗学研究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其思想和方法论的再度探析,既是当代民俗学学术史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对于学科当代和以后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希望日后通过这篇论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关注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和思想,对此做出更深入的探讨。论文结构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介绍顾颉刚的生平、进行他的民俗学活动的简单回顾,介绍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以及对他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论述顾颉刚在20世纪早期开展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概况,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历史演进的方法、考据学与进化论相结合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介绍,及其方法论意义评述,最后归纳总结顾颉刚进行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学术意义。第三部分:顾颉刚的吴歌研究,展示顾颉刚所进行的歌谣搜集研究工作,评述相关的研究方法及价值。第四部分:顾颉刚的神道与社会研究,以顾颉刚的神道研究和妙峰山考察为重点,论述他的神道社会领域研究的背景、情况、方法与意义。第五部分:顾颉刚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述评。第六部分: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