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颉刚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民俗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中国史学界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作为民俗学家,他在中国早期民俗学的活动却很少被人提到,即使有些论文或者著述提到了,也常常是以史学的附属形式出现的。这样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就是他的民俗学研究处于边缘,而实际上他在民俗学领域的研究是独树一帜的,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现代民俗学兴起于1923年北京大学开展的征集歌谣活动,其标志是歌谣研究会的成立和《歌谣周刊》的创刊,随后民俗学学科在广州中山大学继续发展,其标志是民俗学会的成立和《民俗周刊》的创刊,顾颉刚先生在中国民俗学早期发展的这两个关键时期,都扮演着领军人物的重要角色。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进行探析,展示这位民俗学先驱在民俗学领域,尤其是歌谣搜集研究、孟姜女故事研究、神话研究方面的贡献。把顾颉刚民俗学研究成果置于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研究领域中来看,他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我之所以设想以顾颉刚先生的活动作为论文的主题,是想通过对前辈学者治学经历的回顾,使我们更清醒的认识他们的工作对于当代学科发展的启示意义,以此希望有助于学科的发展。顾颉刚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带给我们的启迪意义,主要是应具有宽广的学术眼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而合理的批判精神,。我个人认为,对顾颉刚民俗学研究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其思想和方法论的再度探析,既是当代民俗学学术史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对于学科当代和以后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希望日后通过这篇论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关注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和思想,对此做出更深入的探讨。论文结构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介绍顾颉刚的生平、进行他的民俗学活动的简单回顾,介绍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以及对他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论述顾颉刚在20世纪早期开展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概况,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历史演进的方法、考据学与进化论相结合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介绍,及其方法论意义评述,最后归纳总结顾颉刚进行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学术意义。第三部分:顾颉刚的吴歌研究,展示顾颉刚所进行的歌谣搜集研究工作,评述相关的研究方法及价值。第四部分:顾颉刚的神道与社会研究,以顾颉刚的神道研究和妙峰山考察为重点,论述他的神道社会领域研究的背景、情况、方法与意义。第五部分:顾颉刚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述评。第六部分:结语。
其他文献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项目管理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项目管理的水平也很低下,直接导致了在很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资金、质量、人力以及进度等许多方面的严重失控,以至
以大型滚装船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的三维全船有限元分析技术及DNV船级社的SESAM软件系统,为全面研究整船弯扭强度,建立了全船有限元结构模型、质量模型、水动力计算模型;应用
职业学院招生规模在今天被扩大了几倍,为适应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各学院纷纷建起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系统的应用逐步的提高了教学及管理的水平。系统运行多年,历年来
本文介绍煤渣、含SO2烟气、造纸中段碱性废水综合治理利用技术。达到的指标是:湿式脱硫设备的脱硫率98.0%,烟气总除尘率99.0%,煤渣回收率98.5%。沉淀池排水指标CODcr<100mg/L,BOD5<50mg/L。处理1m3混合废水的费用为0.02元,开辟了一条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最先要接触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走入会计专业的指路人,基础会计的教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门较为
注重知识传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精神和创造性心灵的发展.正基于此,
本文记载新疆龙胆属植物 2 3种和属内次级分类系统的排列及分类依据 ,并讨论新记录 6种和有争议一种。
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国人群伤害的重要原因,且不利天气下交通事故发生率比正常天气高很多。如何通过研究不利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流机理,准确把握不利天气下交通流特征,有效地对
从2001年6月教育部开始颁布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我国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通过十年的实施,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基本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