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思想品德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新课标指导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更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较好解决传统教学弊端的教学形式。案例分析的根本目的是把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的整体发展。以案例教学理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理论、有效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等研究方法,以烟台三中分校为例,对目前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案例教学的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途径。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优势以及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分析的重要性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背景,然后从适应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改的目标指向、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目标选择以及引导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的目标途径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述,最后介绍了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在界定案例分析能力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把握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现状,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第三部分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通过问卷反映出的信息,指出了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理论基础欠扎实,影响案例分析框架的建立;知识层面欠广泛,影响案例分析要点的把握;课标意识欠健全,影响案例分析思维的完善;自主探究欠积极,影响案例分析过程的深入。影响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原因则从教师、学生和教育环境三个维度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对策。首先提出了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四个培养原则,即主体性、思想性、实效性、互动性原则。然后从提升教师素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注重课堂教学组织、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第五部分结语。总结了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基于目前烟台三中分校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存在的问题,本着提高学生能力和课堂效果的宗旨,以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思想品德课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情况开展调查与研究,从中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培养途径。希望通过研究,既能帮助教师系统掌握案例分析指导方法,强化新课改理念,又能提高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分析的积极性,并切实提高思维分析能力,掌握思想品德课的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