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述评(1949-1957年)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教育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调整。新中国成立改变了新闻教育的指导思想,一九五二年全国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整合了旧中国原有的新闻教育资源,新闻教育面临着一条崭新的道路。建国后新闻人才需求重新定位,受当时政策影响,新闻教育机构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复旦大学新闻系作为当时全国少数持续办学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完成了“破旧立新”的改变,在解放初尚未稳定的政治环境中不断探索中国新闻教育的定位,试图构建符合新闻事业需要、促进新闻行业建设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复旦新闻系经历了新旧改造、自我探索、学习苏联、反思创新、遭受打击的多种状态。从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维度来讲,这一时期的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继承了旧中国原有新闻教育精华,在新中国的背景下不断探索新闻事业科技价值和学科价值的取向,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期间突出强调政治需要的价值取向。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典型的反映了这一时期新闻教育机构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通过个案的深入考察呈现建国后八年内新闻教育发展过程的种种细节,通过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不同时期变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论文聚焦的是健在的新闻史学者方汉奇60年的学术道路,意在通过方汉奇60年新闻史学道路的重现和思考,揭示所代表的新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旧社会走过来、真心在
期刊
互联网及各种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智能手机进行日常工作与学习,无法离开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技术。技术
期刊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人物的出现,总是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60多年来取得了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新中国60大体育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