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disease, STD),临床表现为生殖器、肛周等部位的良性疣状增生物,该病的大多数患者为中青年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染。CA具有增生快、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大,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检测性病之一。目前,关于CA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近几年关于C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增殖及凋亡、免疫反应、血管生成等方面,并取得一定进展。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最有效的內源性Caspase通路抑制蛋白之一;XIAP通过与凋亡启动因子Caspase-9和凋亡效应因子Caspase-3、Caspase-7结合从而达到阻断细胞凋亡的目的;c-jun是jun基因蛋白表达的产物,它能够编码由TPA(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诱导的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ctivatorprotein-1,AP-1)的成分。它与fos蛋白家族(c-fos、fosB、fra-1和fra-2等)结合成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后,再与各种基因启动子上的TPA反应元件结合从而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A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并且增生快、易复发,这可能与CA组织中存在细胞的异常增殖与凋亡有关。近年来,关于CA与细胞凋亡的研究有很多,但凋亡相关蛋白XIAP与c-jun在CA组织中的表达未有报道,本组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XIAP、c-jun在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它们在CA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和意义。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40例CA病例来自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在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典型,符合CA诊断标准,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就诊前未经任何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8-59岁,平均28.4士10.3岁;对照组来自于18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术所切除的的正常包皮组织。2方法XIAP和c-jun在40例CA组织和18例正常包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来检测;按照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操作。依据相关文献制定评分标准,根据组织切片中的着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数进行半定量分级评分。着色强度的评分:不着色:0分,浅黄色:1分,黄色:2分,棕黄色:3分,阳性细胞百分数的评分:≤10%:0分,11%~25%:1分,26%~50%:2分,51%~75%:3分,≥76%:4分;取上述两项分值相乘的结果作为总分:阴性(-):0分,弱阳性(+):1~4分,阳性(++):6~8分,强阳性(+++):9~12分。统计学处理所得出的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处理,应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XIAP在CA组织和正常包皮的表达XIAP阳性表达于细胞的胞质或胞膜,为浅黄色颗粒或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细胞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分布,但在棘层表达较明显。40例CA组织中,有32例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0%,表达强度多为++~+++,18例正常组织中,有5例XIAP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27.8%,表达强度多为-~++。两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C-jun在CA组织和正常包皮的表达C-jun阳性显色主要表达于细胞的胞核,为浅黄色或棕黄色颗粒。阳性细胞多分布在除角质层以外表皮各层。40例CA组织中,36例c-jun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90%,表达强度多在++~+++,18例正常对照组中,有3例c-jun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16.7%,表达强度在-~++,主要分布在基底层。这两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CA组织中XIAP和c-jun表达的相关分析在32例XIAP阳性中,有30例c-jun阳性,2例阴性,在36例c-jun阳性中,有30例XIAP阳性,6例阴性,经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XIAP与c-ju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 XIAP在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提示XIAP的过度表达可能抑制CA细胞的凋亡,促进CA组织的过度增殖。2. C-jun在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提示c-jun的高表达与CA组织的过度增生可能有关。3. XIAP和c-jun在CA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共同作用影响CA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