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呋喃妥因是一种隶属于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广谱抗菌药,因呋喃妥因效高价廉,广泛应用于医药、畜牧及水产养殖中。但研究表明,该药对动物机体有毒害作用,并存在潜在的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性作用。欧盟已于1995年禁止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该药,我国也于2002年禁止使用该药。虽然我国对呋喃妥因残留加大了监控力度,但呋喃妥因残留超标现象仍很严重。目前国内兽药残留大规模检测主要采用免疫学检测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在国内建立检测呋喃妥因残留的ELISA方法的研究报道很少。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结合了化学发光分析的酶联免疫检测法,有着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线性范围,成为免疫检测法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尚没有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呋喃妥因药物残留的报告。本实验拟制备呋喃妥因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呋喃妥因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制呋喃妥因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具体的实验内容如下:利用对醛基苯甲酸对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AHD)进行衍生化,衍生物1-氨基乙内酰脲-4-羧苯基肟(CPAHD)通过混合酸酐法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用紫外扫描(UV)和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对偶联物进行验证。将偶联成功的人工全抗原(CPAHD-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32000。用间接竞争ELISA鉴定抗体特性,结果显示:抗体对AHD的衍生物1-氨基乙内酰脲-4-羧苯基肟(NPAHD)的亲和力高、抑制效果好,LC50为30.63μg/L,与其它3类硝基呋喃类药物及代谢产物无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0.01%)。挑选免疫效果比较好的BALB/c小鼠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杂交瘤技术最终获得了两株分泌抗4-CPAHD抗体的细胞株1A5和2A2,通过比较两个抗体的特异性认为1E5细胞株分泌的抗体最佳。以人工合成的AHD-OVA为包被抗原和抗呋喃妥因代谢物的单克隆抗体(1E5细胞株分泌的)建立ELISA检测技术,结果表明最佳的抗AHD单克隆抗体稀释倍数、包被抗原质量浓度分别为1:5×105、0.5μg/mL。在明确了该方法其它条件及基本参数基础上建立了ELISA方法,最适检测范围0.7850μg/L,对二甲氨基-PAHD LC50=2.74μg/L,最低检测限为0.11μg/L。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3699x+0.6619,R2=0.9905,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2%、3.44%,鱼肉组织样品添加回收率在60%90%。在实验室已有的酶促化学发光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呋喃妥因CLIA检测方法,0.212.5μg/L范围内,曲线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2765x+0.5131,R2=0.9912,二甲氨基-PAHD LC50=1.115μg/L。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2%、3.44%,最低检测限为0.03μg/L,鱼肉组织样品添加回收率在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