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型猪腮腺经15Gy γ射线放射性损伤后,肿节风颗粒对外周血和腮腺ROS含量的影响,研究其可能的防护机制以及腮腺放射性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实验用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建立肿节风干预下的腮腺放射性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将45头小型猪随机分入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单纯照射组(单照组)以及肿节风+照射组(药照组)3个大组,每组分成a、b、c三个平行组;在麻醉条件下单照组和药照组均给予DT15Gy/l次γ射线照射双侧腮腺组织,空白组给予0Gy Y射线照射;药照组照射前一周开始按照0.3g/Kg体重的药量经口腔给予肿节风配方颗粒溶液,空白组和单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直至观察结束。a、b、c三个平行组分别于照射后10d、40d、90d三个时间点取双侧腮腺,称量后分装。(2)在照射前1d和照射后第10d取腮腺标本前从前腔静脉抽取小型猪的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检测;(3)以猪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试剂盒检测照射后10d、40d、90d腮腺中ROS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起肿节风干预下的腮腺放射性损伤实验动物模型。(2)照射后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明显降低,但药照组高于单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照组血小板明显降低,而药照组的血小板则高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后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照组高于药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后单照组血淀粉酶明显升高,而单照组高于药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药照组ROS的含量在各个时点均低于单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照a组和药照b组、药照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药照b组和药照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放射后10d时肿节风对ROS的清除作用较强,药照组和与空白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后40d和90d天肿节风对ROS均有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药照组与空白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单次15Gy γ射线双侧单后野垂直照射腮腺组织可成功建立起腮腺放射性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2)肿节风对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后外周血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促进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恢复、减缓血淀粉酶的升高、提高血小板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肿节风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的恢复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可能是其对小型猪腮腺急性放射损伤具有防护作用的原因;(3)肿节风对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所致ROS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尤其对放射后10d腮腺ROS的清除作用明显;清除放射所产生的ROS可能是肿节风防护腮腺放射损伤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