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亲属拒证制度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属拒证制度是现在法律规定的一种关于亲属之间作证的制度,在古代也被称为“亲亲相隐”制度。“亲亲相隐”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在汉代成为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在封建社会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制度和原则。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尤其是法治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亲属拒证制度,但中国现行法律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法制,最大程度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使拒证制度在中国现行法律中不复寻在,并且规定了亲人之间的证据效力低于其他证据,只是强调了证人作证的义务,而忽略了证人放弃作证的权力。但是,亲情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永恒的主体,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封建社会和外国的法律制度,应该吸其精华,除其糟粕,让这一法律制度本着完善司法制度、保护特定社会关系的目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做贡献。
其他文献
银行经营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便是资本。因此,资本监管也就成为了银行监管的核心。自《巴塞尔协议》实施以来,资本充足率就一直是衡量银行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及稳健发展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