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历经了近七十载风雨,在不同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国家基层治理结构也有相应的机制体制。我国基层最早从以“户(家庭)”为单位的保甲制度到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经历深刻变化,基层社会的街居制从外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社区制”。面对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复杂多元,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出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局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研究正契合这一主题,通过社区多个治理主体共商共建,寻找多元主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利益共享格局。在城市基层治理的变迁中,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勇于探索社区建设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基本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指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具体通过社区党建工作法、政社合作、“三方联动”机制、居民协商自治等形式实现社区有序协商。通过对百步亭社区协商实践的分析与总结,思考百步亭社区协商治理的特色与不足,协商治理对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意义及其改革和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