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丙胺依赖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ACHE、CHAT表达变化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lin_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甲基苯丙胺依赖鼠模型与记忆相关脑区前额叶皮质、内侧隔核、Meynert基底核、海马和与成瘾相关脑区纹状体、伏隔核、脚间核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探讨:1、甲基苯丙胺造成记忆和认知障碍是否与上述两个指标变化有关;2、上述指标的变化与甲基苯丙胺成瘾调节机制的关系。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给予甲基苯丙胺的时间分为给药1周组、给药2周组、给药4周组、给药8周组,对照组及实验各组大鼠各10只。实验组每天按体重经腹腔注射给予甲基苯丙胺,剂量为10mg/kg。各组均在最后一次给药结束后进行条件位置偏爱实验以及刻板行为观察,确定建立不同给药时段的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合格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建立成功后,根据各检测脑区进行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脑区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变化,测定光密度值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四个实验组的条件位置偏爱实验均有明显差异,给药后大鼠表达了明显的刻板行为。2、与记忆相关脑区前额叶皮质、Meynert基底核给药各组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内侧隔核乙酰胆碱酯酶表达在给药1周至8周持续保持低表达状态,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各组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海马在给药1周时乙酰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转移酶表达均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2周至8周两个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成瘾相关纹状体、伏隔核脑区给药2周时乙酰胆碱酯酶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与*本课题受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联合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08CD051)资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纹状体、伏隔核脑区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在给药1周时均有下降,其中伏隔核区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脚间核在给药4周至8周乙酰胆碱酯酶表达有上升趋势,其中给药8周时乙酰胆碱酯酶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给药后脚间核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变化不明显,给药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采用腹腔注射给予甲基苯丙胺,结合条件位置偏爱实验和刻板行为评分成功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鼠模型;2、与记忆相关脑区前额叶皮质、Meynert基底核、海马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趋于正常,内侧隔核乙酰胆碱酯酶表达下降,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正常,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处于正常或增强状态,给药后甲基苯丙胺对与记忆相关脑区胆碱能神经元无明显毒性损害作用。甲基苯丙胺导致记忆和认知功能损害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功能障碍无关。3、与成瘾相关脑区纹状体、伏隔核脑区在给药1周至2周内先出现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降低,后出现乙酰胆碱酯酶的表达增高,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处于被抑制状态,可能与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有关。4周后胆碱能神经元与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恢复正常水平,可能与长期给予甲基苯丙胺后出现药物耐受有关。脚间核在给药8周后胆碱能神经元功能被抑制,可能是形成药物耐受第二种胆碱能神经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对烷基糖苷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洗涤剂及化妆品中的性能,特别是对烷基糖苷在洗衣液、洗发香波、沐浴露、洗手液等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烷基糖苷原料可再生,温和,可降解性
立足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与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实践,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津冀地区经济和交通相关数据,研究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推作用。分析认为:在经济由高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一种普遍的存在,班级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对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
从依法治院的角度探讨了其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现实意义。依法治院不仅是医院自身树立法治意识,贯彻国家法律法规,落实核心制度,执行诊疗规范的需要,也是与患者建立有效沟
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单孔手术组(B组)和腹腔镜双孔手术组(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