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从克林顿到小布什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时期,美国以全球性大国苏联为对手,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剑、常规武器为盾,奉行威慑战略,通过维持庞大的军队,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展开对抗。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作为两极中的一极轰然倒塌,美国失去了全球性竞争对手,也失去了对外政策的指南针。美国战略该何去何从?老布什在任时将战略目光转向地区性大国,提出“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延续这一思路,并予以进一步发展,提出“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以及“塑造、反应、准备战略”,将主要威胁锁定在朝鲜、伊拉克、伊朗以及其它“有能力、有欲望的”的地区性大国,此外还有极端主义、宗教纷争等各种跨国威胁。主张灵活、有选择地参与世界事务,并要求美军能够“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或战区战争”。其战略既着眼于现实威胁又关注未来世界,“预防——威慑——反应”的三层次战略体系结构分明、有序。克林顿军事战略奉行“领导世界”的原则,谨慎运用武力,是作为大国应该遵循的正常轨道,是一种正常反应。小布什上台后不久就遭遇“9·11”事件,借此他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迅速调兵遣将,投入实战:攻打阿富汗,继而是伊拉克;另一方面,制定一系列战略文件,为其实战提供理论指导。小布什的战略矛头迅速而明确地指向恐怖主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将反恐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作为首要任务,在国际上以是否反恐划分敌友,并誓言:“在伸向全球的恐怖主义组织被找到、被制止、被击溃之前,我们决不罢休。”小布什“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主张构筑“积极的纵深防御”,建设具有“全谱优势”的联合部队,严密保护美国、战胜敌人。小布什战略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支撑,以国家利益为尺度,以绝对安全为目标,采取一种超前性和进攻性的战略态势,在恐怖主义势力和敌对国家对美国产生实质性威胁之前将之摧毁。既有战略理论又有伊拉克战争实践,这种咄咄逼人的战略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冒险性,是“9·11”突发事件的过激反应。所以说它是偏离了正常轨道的战略,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期实施。伊拉克战争实践为证。其战略在第二任期内有所回归。笔者觉得,美国军事战略将以传统的威慑与遏制战略防范地区性大国为基础,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击类似恐怖袭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为焦点,加强应对“不对称”攻击手段,构筑传统安全力量与非传统安全力量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其他文献
驻扎在素有“沙漠中的绿洲”称号——甘肃敦煌的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某教导大队,主要担负总后部分直属单位汽车驾驶员、维修(技)工的培训及青藏兵站部所属单位干部和士兵骨干的轮
修订战备方案。搞好战斗动员。重点练程序。首先,要明确任务。清楚当前担负的主要任务、加强配属的力量、保障条件等。以此为依据,修订战备方案和运输保障计划,进行运力筹划,调整
近几年来,济南军区所属71117部队根据上级首长、机关贯彻落实军交运输“两个规定”工作要求,坚持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着眼“打赢”目标,立足“
以德国巴斯夫植酸酶为对象,研究了pH、温度以及热处理对其活性的影响。实验显示:该植酸酶在pH4.5~6的范围内均有80%以上的酶活性,最适pH为5.5;在温度30~50℃之间具有5 000 U/g以
要追捕到狡猾的犯罪嫌疑人,警车的速度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不能跟上“匪车”的速度,他们可能很快就在视野中消失,让警察难以找到。开发高速警车的关键是开发出动力强劲、实用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