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硅酸盐细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从四川和重庆的紫色土中分离获得的38株硅酸盐细菌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BOX-PCR、16S rRNA PCR-RFLP、代表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确定了其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 RAPD分析包括了单引物RAPD,TP-PCR。单引物RAPD在26%相似性水平上将供试菌株分5群,其中,群Ⅰ、Ⅲ和Ⅴ均由4株菌组成,群Ⅱ包括8个菌株,来源地比较杂,群Ⅳ最大,由18株硅酸盐细菌和2株参比菌株B. mucilaginosus VKPM 7519~T和B. mucilaginosusAS1.232组成,占供试紫色土硅酸细菌的47.3%。TP-PCR分群结果与单引物RAPD相似,在23%相似性水平上将供试菌株分为5个群,群Ⅰ和Ⅴ由5株菌组成;群Ⅱ有8株菌;群Ⅲ只有2株菌,群Ⅳ则由18株菌组成,该群菌株与标准菌株B. mucilaginosus VKPM 7519~T和B. mucilaginosus AS1.232聚在一起。这表明紫色土硅酸盐细菌存在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结果与RAPD和TP-PCR的聚类结果相似,有17株菌和标准菌株B. mucilaginosus VKPM 7519~T和AS1.232同处在群Ⅰ。 BOX-PCR分析中,所有供试菌株在54%的相似性水平上供试菌株与参比菌株分为了4个群,32株菌株都聚入了群Ⅱ和群Ⅲ,供试菌株中大部分还是和参比菌株亲缘较近。在BOX-PCR分析中,K4单独聚类,表现出比较大的特异性。 所有供试菌株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有21种遗传型。在62%相似性水平处,所有菌株被分为3个16S rRNA遗传群,群Ⅰ的24株供试菌株与2株参比菌株B. mucilaginosus VKPM 7519~T和AS1.232聚在一起,包括12种遗传类型谱;群Ⅱ由10株供试菌株组成,群Ⅲ包括3株菌,这两个群的菌株与B. mucilaginosus亲缘关系较远。 进而,对菌株K18、K28、K38进行了16S rDNA序列测定,供试菌株K18与B. novalis模式菌株LMG21837~T同源性达到99.5%;K28与Bacillus muculaginosus模式菌株VKPM7519~T的同源性高达99.6%;而K38则与蜡质芽孢杆菌(B. cereus)的菌株ATCC14579~T同源性高达99.9%。初次发现硅酸盐细菌在蜡质芽孢杆菌(B. cereus)和B. novalis中有分布。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几种外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pH值,研究结果表明: 1.几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对土壤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锌与氮、钾配施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锌与氮、钾配施对烟草整个生育期中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而通过分析揭示了三者配施效应及其产生效应的实质,同时,得出了烟草适产、优质、高效的施肥处理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盆栽条件下,适宜锌与氮、钾配施能显著增加烟草叶绿素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
化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从而对临近植物(含微生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的化学生态现象。利用植物的化感物质替代部分化学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连作障碍越来越突出。黄瓜作为设施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其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措施受到学者们较广泛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区
本文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和磁处理时间处理棕壤和纯菌株后,进行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研究了磁场对棕壤固氮菌与根瘤菌数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室外的回接实验进一步验证磁处理对根瘤菌和固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BC,BN)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Soluble organic carbon or nitrogen, SOC, SON )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属土壤中活性有机碳、氮。其中土壤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