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兼业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r_c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农户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再加上政策的支持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户兼业化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农户兼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半工半耕”、“男工女耕”,这种分化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兼业农户,不同农户间在耕地利用行为中自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对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配置上,进一步的就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耕地的利用效率。这种兼业经营引起的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影响的正负性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严格假设条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分析了农户兼业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兼业农户的划分标准、耕地利用行为及效率等概念,然后在构建农户兼业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基于要素市场不完善和家庭分工的视角对农户模型以及农户的生产行为(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行为(效用最大化)进行分析,将兼业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为分离性成立和分离性不成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理论探讨,最后严格设定条件,精心筛选调研地区和农户,合理选择评价指标,运用经济计量模型DEA测算不同兼业程度农户之间的耕地利用效率差异,通过实证对理论进行验证。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投入来看,相较于纯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替代性更强,也就是说兼业户更倾向于用资本的投入来弥补劳动投入的不足;从产出来看,兼业户Ⅱ的地均产出低于兼业户Ⅰ和纯农户,说明在兼业化的过程中,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步减弱,在耕地的利用行为方面表现得较为粗放;(2)对于分离性成立的农户,兼业化经营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耕地的利用效率有可能提高,但至少是不变的。如果农业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则可能的结果是耕地被抛荒,即效率为零;(3)对于分离性不成立的农户,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耕地利用效率也将越高。在农地规模较小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兼业程度的增加,农户耕地利用效率是逐渐降低的。
其他文献
农地整理作为我国耕地面积不减少,以及十八亿红线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对农地整理的潜力评价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挖掘农地整理的潜力,使得农地整理提高耕地面积和质量方面更加充分
农村医疗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所困扰的问题之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这决定了我国福利制度的二元结构特点。与城市相比,资源支持匮乏的农村福利制度没有
1 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维生素K是一类具有萘醌基团的衍生物,维生素K有四种:维生素K1,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是食物中维生素K的重要来源;维生素K2,主要由肠道菌种不同,其合成的
目的观察三个针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小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shRNA1、shRNA2、shRNA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其中抑制效应最
研制了一种以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RS-485总线与中控板组网的可多路超声波传感器测距控制系统。其利用中控板整合各节点的多路超声波回路测距信息,上传给主控制核心,
结合学生在"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学习中的评价反馈,反思学生的学习特征与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对教材的优化、教学策略的调整等途径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促进其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曝光,人们对于建立一套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有着迫切的需求。众多学者
预测控制是基于离散系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计算机控制算法,由于其具有适应复杂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所以在控制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预测控制理论,对带有约束、不
数个国际多边协定、政府间组织和机构都涉及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NP)、《粮食和农业植物
为满足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需求,以井下无线WiFi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的矿井人员定位卡。利用模块化思想完成了以STM32F103VCT6处理器和CO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