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对比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手术系统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研究方法: 搜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并已行全胃切除术的75例胃癌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其中30例行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45例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病人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评估机器人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研究结果: 1、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行胃癌D2根治性切除术。 2、两组在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相关临床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组比较,机器人组术中出血少[(143.9±109.2) mL vs.(205.6±132.6)mL,P=0.044]、术后第一天疼痛轻(P=0.038)。 4、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资料及其临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术后随访30-983d,中位随访706d,机器人组复发转移8例(28.6%)、死亡4例(14.3%),腹腔镜组复发转移10例(26.3%)、死亡7例(18.4%),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术后生存期方面,机器人组1年总体生存率为93.0%、2年总体生存率为87.7%,腹腔镜组1年总体生存率为88.9%、2年总体生存率为87.5%,两组总体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59)。机器人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81.5%、2年无瘤生存率为52.1%,腹腔镜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83.6%、2年无瘤生存率为64.8%,两组无瘤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03)。 研究结论: 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与腹腔镜手术系统相比,具有微创优势,可达到预期淋巴结清扫的目的,机器人组术中出血少、术后第一天疼痛轻,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近期生存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