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口海岸带海水悬浮物的浓度和底床沉积物再搬运对生态系统功能存在负面影响。因此,沉积物是否会再悬浮的研究在预测沉积物、生物栖息地以及生态系统的命运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新西兰Whangateau海湾19个取样点中使用EROMES取芯器采集了57个沉积物样本并测量了侵蚀速率,分析了样品的沉积物粒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叶绿素-α浓度、大型底栖动物等参数。通过PRIMER软件的MTDLM(The Marginal-test in DistLM)模型的计算,将上述参数归并为M1,M2,M3组合。通过SWDLM(The Specified Step-wise in DistLM)模型的计算,将参数归并为S1,S2,S3组合。研究了上述变量及变量组合对于沉积物侵蚀和悬浮潜力的影响。nMDS模块样品相似性计算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组合在实验样品中相似性较差,反映了所取样品具有广泛代表性。样品含泥量、平均粒径和孔隙度分别占侵蚀阈值权重的7.6%、11.0%和16.2%;含泥量、平均粒径、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占侵蚀速率权重的8.8%、18.0%、25.3%和16.5%。MTDLM模型中组合M1变量群的中值粒径、Paphies australis与含泥量分别占侵蚀阈值权重的11.6%,10.7%和10.6%;组合M2变量群的幼年Macomona liliana、Paphies australis、Prionospio aucklandica及平均粒径分别占侵蚀速率权重的38.6%、24.4%、20%及18.1%;组合M3变量群的成年Macomona liliana、Perinereis vallata分别占侵蚀常数权重的21.5%及8.8%。SWDLM模型组合S1约占侵蚀阈值权重的28%;组合S2约占侵蚀速率权重的74.5%;组合S3约占侵蚀常数权重的21.5%。在潮间带生态环境中,上述各种参数及组合均影响沉积物的侵蚀。沉积物侵蚀的初期,MTDLM模型的平均粒径、中值粒径、含泥量、叶绿素-α浓度、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和SWDLM模型中的平均粒径对沉积物侵蚀影响较大。生物因素对于沉积物的侵蚀和悬浮持续存在重要影响。叶绿素-α浓度与生物因素相关性较高,其对沉积物的侵蚀和悬浮的影响是通过生物变量间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