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GPP)和红皮病型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 EP)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因素有关。皮损广泛,且容易复发,医疗费用高,治疗药物副作用较大、可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等,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发现EP和GPP患者发病时常有发热,临床处理非常棘手,查阅相关文献可发现关于EP和GPP患者免疫学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关系的文献较多,但其发热机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其发热机制目前还无相关报道。在发热的免疫学机制和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中均有IL-1、IL-6及TNF-α等细胞因子的参与,因此细胞因子可能在EP和GPP发热的免疫学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通过分析EP和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动态检测其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来探讨EP和GPP的发热机制。方法:分析EP和GPP患者及V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GPP和EP患者发热组发热时、体温平稳时及出院时,GPP和EP患者不发热组入院时及出院时,VP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人血清IL-1、IL-6及TNF-α的水平。通过SPSS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GPP患者体温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GPP发热组发热时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比GPP发热组体温平稳时,GPP发热组出院时,GPP不发热组,VP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高(P<0.05或P<0.01)。GPP各实验组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EP患者体温与其PASI评分,皮损面积百分比、血清IL-1水平、血清IL-6水平及血清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与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EP患者血清IL-1、IL-6和TNF-a水平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EP发热组发热时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比EP发热组出院时高(P<0.05或P<0.01);EP发热组发热时患者血清IL-1和IL-6水平比EP发热组体温平稳时高(P<0.05),TNF-α水平与体温平稳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P发热组发热时人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比EP不发热组和VP对照组均高(P<0.05或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及其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GPP和EP患者发热的主要机制。白细胞在GPP发热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