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温度场影响的分析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顺德六个城市作为这三大都市区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代表,将位于郊区的佛山机场和惠州机场作为参考背景点,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近20年珠江三角洲的气温变化趋势、各城市气温变化趋势和因城市发展造成各城市的升温情况、以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温度场特征。   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从1980-2000年的年平均气温上升约0.7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气温升高明显加速;其中12月气温升高最快,达到1.87℃,夏季几乎没有变化;月平均气温增幅与干湿季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以淮河流域作为湿润气候区地表径流模拟的试验区,利用统计-动力学方法改进基于蓄满产流模式的地表径流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所计算的
学位
介绍了一种基于煤矿井下管道压缩空气的,无需热源、电源的一种气—液自动增压装置,对其方案设计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通过试验得到一组参数,并对此参数进行了修正。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成立了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但刚刚成立不久,1946年12月,法国殖民主义者就卷土重来,占领了越南南方各个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向越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及月平均资料,计算了1948-2002年全球大气热源的气候分布,并对其季节及年代际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最后着重研究了夏、冬季大气热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
本文采用NCEP全球谱模式、常规探空、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5年7月9日~10日(简称“05·7”)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天气诊断分析,发现此次强降
文中首先根据Nino3.4区SSTA与北半球冬季500hPa高度异常的相关关系,选取了亚洲东北部的高相关区作为关键区,通过该区的500hPa标准化高度距平与Nino3.4区海温距平序列的滑动相关
该文利用解析方法导得了大气中非线性斜压亚临界稳定性判据和对称亚临界稳定性判据;并分别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斜压亚临界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以及亚临界对称不稳定在一场暴雨
试验于2004年~200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区)网室内进行。通过盆栽和根柱两个试验分别观测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早稻生物量和产量及根系生长特征,对不同水分处理下旱稻光合和蒸腾速
本文利用1958-2002 年的NCEP/NCAR 再分析资料、1951-2000 年中国687 站24h 降水量资料,及1979-2004 年CMAP 降水资料,通过动力诊断分析与时空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了北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