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延长芦笋和水蜜桃的贮藏保鲜期,针对芦笋和水蜜桃在贮藏保鲜中出现的生理和品质变化,采用气调包装结合其它贮藏保鲜措施,通过研究芦笋和水蜜桃在气调包装结合其它贮藏保鲜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探讨气调包装结合其它贮藏措施的保鲜机理,为气调包装结合其它贮藏措施的深入研究和在果蔬采后产业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首先,为了解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气体浓度对芦笋生理生化的影响,对芦笋在不同温度和气调包装贮藏条件下的生理生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低温可抑制芦笋的呼吸强度,降低乙烯的产生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少木质素的累积,对维持芦笋的色泽,保持其绿色有较好作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使芦笋中的乙醇、乙醛、乳酸等与厌氧呼吸有关的物质的累积增加。高浓度二氧化碳可降低芦笋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使芦笋的衰老过程加剧。其次,针对芦笋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叶绿素损失较为严重的生理特点,通过6-苄氨基嘌呤(6-BA)预处理结合气调包装,研究了芦笋在贮藏过程中的生理与品质变化。采用20 ppm的6-BA对芦笋处理10 min,经气调包装贮藏后,芦笋的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结果表明,采用包装薄膜分别为15μm和25μm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主动气调和被动气调包装的芦笋,其包装内气体浓度、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粗纤维、色泽以及感官指标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贮藏过程中,经6-BA处理的包装内的氧气分压分别由原来的21kPa, 10kPa和降低到2.1–4.2 kPa,二氧化碳分压由原来的0kPa, 5kPa升高到5.5–7.2 kPa,经24天的贮藏,与对照相比,经6-BA处理的芦笋的色泽、硬度及感官品质,有大幅度的提高,保持了较高的叶绿素、抗坏血酸和具有较低的粗纤维。针对芦笋在贮藏保鲜过程中迅速木质化的贮藏生理变化,采用臭氧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芦笋在贮藏过程中的抗氧化酶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1 mg/l的臭氧水处理芦笋,在2°C下经25天气调贮藏,芦笋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苯丙氨酸解氨酶等受到抑制。与对照相比,经臭氧处理的芦笋,其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有大幅度的降低,在贮藏结束时,经方差分析,处理组与对照,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针对芦笋在贮藏过程中失水严重和微生物繁殖的特点,采用纳米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涂膜对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C和10°C下贮藏的芦笋,对涂膜处理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经25天贮藏,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失重率,分别为9.2%、13.8%和1.9%、4.6%。在开始贮藏的前5天内,对照组与处理组出现差异,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显现。涂膜对芦笋中抗坏血酸的影响则完全不同,在2°C下贮藏的对照组与处理组的差异发生在5-25天贮藏期内,而在10°C下贮藏的芦笋,对照组与处理组的差异仅发生在20-25天贮藏期内。纳米银-PVP涂膜对芦笋贮藏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