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翻译实践报告以萨娜·克拉西科夫短篇小说《花招》的翻译为基础撰写而成。萨娜·克拉西科夫是一位犹太裔美籍作家,她出生于前苏联,后在美国长大。在多文化背景下,萨娜·克拉西科夫初入文坛时将短篇小说作为主要阵地,并曾经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她在小说中展现出显著的自我意识和困惑。短篇小说《花招》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展现自我困惑。该短篇首发于2018年版《纽约客》,不久其音频版便被多次下载,达50万,多数受众年龄介于18岁至45岁。这与她“格兰塔评之美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的头衔相呼应。一如所有文学翻译的共同特性,翻译《花招》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借助了图里的规范理论来指导翻译。图里认为翻译行为受三种规范制约,分别是起始规范、初级规范和运作规范。对翻译文本本身有一定了解之后,笔者将主要关注点放在起始规范和运作规范,针对不同规范下如何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涉及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句法重复的翻译,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采用转换法和增译法进行翻译。笔者希望此次翻译实践能为中国读者提供一种闲时的阅读选择。更为重要的是,此报告在某种程度上,为如何在翻译短篇小说的过程中确定翻译方法和解决难题提供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