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不可估量的人文精神,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凝聚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地域性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意识,对当地人民共同的行为规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大众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对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影响,首先来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具有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是非遗精神的本质。通过纪录片将非遗以影像的方式保存与记录下来,使其在具有审美性、真实性和直观性的同时,让非遗影像具有文化价值和传播意义。因传承人作为传播和传承非遗的核心所在,因此,在创作非遗纪录片时,传承人形象的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毕业作品《豫南乡村嗨子戏》中传承人贺良才的人物形象在纪录片中的塑造,阐释非遗影像中传承人的重要性,通过对传承人贺良才的采访揭示传承嗨子戏的现状和困境,以希望取得大众对非遗保护的关注。本文以毕业作品《豫南乡村嗨子戏》为主,从非遗纪录片传承人形象的塑造出发,对传承人形象的影像化表达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纪录片中的实际应用。全文共分五个章。第一章从选题背景、选题依据、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四个部分讨论本文选题的来由,明确非遗纪录片中传承人形象呈现的重要性。第二章从历史文化记录、濒危文化抢救、文化整理与传播创新和丰富当代文化形态四个方面概述了非遗纪录片的多重文化价值。第三章从只见非遗不见人、由人到非遗、人物形象设计与非遗内涵冲突和缺乏交流感与故事性这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实例对非遗纪录片中传承人形象塑造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从人物特点与人物性格出发,阐释非遗纪录片中传承人形象的共性。第五章主要通过戏剧性的情景再现、情境的声音记录、独特的镜头设计三个方面,探讨毕业作品《豫南乡村嗨子戏》及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传承人形象的塑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