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乾时期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官选调制度是清朝官僚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从武官选调的制度与实践层面可以看到清朝的地方管理策略与权力结构形式。台湾府的武官选调制度设计与应用是清朝对台认知与治台方略的直接反映,体现出清代台湾府在边疆筹谋中的地位和清前中期初步形成的海疆策略。康乾时期是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的建构与形成时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到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事件爆发,第二阶段是雍正时期,第三阶段是雍正以后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爆发。在第一阶段中清朝对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初步探索,在内地武官选调制度基础上结合台湾历史地理特点形成清代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的雏形。进入第二阶段雍正时期,清廷平息朱一贵事件后,根据对治台经验的总结对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在扩大选调渠道、加强任职监督等方面作了调整。第三时期是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前,对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的规范化和边疆化方面进一步调整。在康乾时期,台湾府的武官选调制度随着清廷对台认知的提升与客观环境的变化渐次演变。从清康乾时期的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的具体环节和运作程序来看,主要包括选用、任职和退出的机制。具体而言,台湾府武官的选拔机制中由于历史地理因素,选用标准偏重海防专业能力与地方治安经验,从选用的渠道看则既有兵部补缺也倚重地方题补,与内地制度有差异。因此,台湾府武官选用中形成了官兵同籍、闽籍集团的问题。从台湾府武官的任职机制来看,武官的任职程序较内地更加简单,但对任职的监督更加严格。即便如此,台湾府武官任职中也产生了任期问题和携眷问题,影响台湾府武官职能的实现。就武官退出机制而言,涉及到去职与调任的两种途径。两种退出途径在离任手续、文书传递以及监察考评中作出删繁就简的调整,在实际效果与退任效率上又有不足。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是清前期东南海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边疆特点。与内地选调相比,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的边疆性是主要特征;在闽台体制下看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则更突出其海洋性的特点。在制度的实践层面,从武备情形与吏治状况的角度可以考察康乾时期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的实施效果。从历史上看,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是清朝边疆治理策略的新尝试。清朝将台湾府武官选调制度的可行部分推广到对两广、川藏等边区的管辖中,开拓了清朝武官选调制度调整的新思路。康乾时期的武官选调制度奠定了清代台湾时期治台方略的理论基础,为台湾府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有着深远意义。
其他文献
皮影艺术在地大物博的中华土地上存在已有千年之久,特别是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皮影的造型与功能也大有不同。河南桐柏皮影作为中原地区最古老、最具地方特色的皮影艺术,不
目的观察钙尔奇D片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D)、25羟维生素D[25-(
双螺杆挤压机由于结构复杂,制造费用高而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通过对这些主要部分的使其结构更合理挤效果更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
本文基于中国涉农企业2009-2017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在使用SSBM-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算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涉农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分解指标(知识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建筑的环境品质,但大量研究表明现代综合医院普遍存在着噪声超标的问题。目前,医院声环境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病房与候诊区等公共区域,而手术部
采用酶解技术将鱼鳔加工成鱼鳔胶,该工艺将鱼鳔的主要成分粘性蛋白变为易于吸收的肽类,氨基酸,粘多糖,并保留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冬令最佳滋补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产业化是中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普遍面临产业业化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企业成长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上市直接融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中国绝大多数农业上市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业绩不佳、成长性不足等问题,大大影响融资规模,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中国对影响农业类上市企业的综合成长性的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