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自然灾害的种类、频率以及规模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和灾情最为严重的大国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地域广,频率高、损失大的特征。灾害发生后,如何以最快速度将救灾所需的各类应急物资配送至灾区是所有应急救援活动开展的前提,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很多学者针对应急物资需求预测、车辆调度、配送网络等物流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关于应急逆向物流的研究鲜有文献可循。在实际救援过程中,由于信息不通畅或者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不同受灾点间救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情况常有发生,而在物资匮乏的条件下,对于可重复利用物资的回收再利用成为解决这种不平衡情况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自然灾害下的应急逆向物流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救援综合满意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应急物流及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针对目前的研究盲点,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其次,介绍了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和应急逆向物流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并对本文应急逆向物流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与此同时,在分析应急逆向物流实体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逆向物流的流程,该流程包括对应急可重复利用物资的可使用性检测,维护、包装,分类,标签及存储过程。再次,提出了应急逆向物流的决策问题,并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应急逆向物流影响因素的ISM模型。该模型对应急逆向物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处理,并对因素进行驱动力和依赖性分析,找出影响应急逆向物流的关键因素,为应急逆向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然后,借助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物流逆向物流过程进行系统建模,从可重复利用物资在一定回收率下所占用的运输资源、库存资源及因回收不及时造成的物资缺乏三个方面进行救援满意度综合分析,建立了可重复利用物资回收频率与救援满意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VENSIM软件进行了模型的仿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