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低碳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纲领,我国也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较2005年的排放量下降40%-45%的减缓目标。由此可以预见,目前国内处于高耗能、高排放的建筑也及相关行业必然成为各种技术、政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关注的焦点,而较水泥、钢材等建材更具生态、低碳、环保及再生特征的木结构建筑材料在我国的应用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评估了木材及其建筑产品的低碳性能、应用前景,并采用动态行动者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其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力求通过低碳建材发展促进建筑业节能减排的方式来为实现我国的减排目标提供一条有效路径。本文对目前热门的低碳建筑及材料的概念进行了比对和挖掘,并综述了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认为低碳建筑是一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并具有低碳特征的建筑形式,低碳建筑材料的应用是实现其低碳特征的重要手段。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已有的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独栋别墅、多层多户型公寓在木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三种结构形式下的使用能耗,所需材料在物化阶段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碳排放量进行比对,论证了木结构材料和建筑产品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并且具有良好的低碳性能。本文进而采用动态行动者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针对低碳木材建筑市场的网络模型,明确了市场中各行为主体的目标和利益关系,并通过文献调研和市场调研的方法确定了这些行为主体的市场预期,经过分析论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并得出初步结论。针对初步结论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建立了简化模型及其他改进模型。分析结果认为,市场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并且需要时间磨合,但通过政府主导示范项目和推进合同能源服务企业能有效地推动市场起步;市场主体对于供求、低碳概念及政策走向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推动低碳标准规范的完善和技术的产业化能有效地提高产品流通和消费意识;国家政策的推出应先完善规范标准和相关认证机构再推行激励经济政策,并且应循序渐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