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变文是唐五代时期记录寺院和流行民间的一种俗讲文学,是敦煌俗文学作品中份量最重、影响最大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它的发现,让很多链条不太明显甚至空白的地方串联起来了,给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尤其是给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者、专家们更是倍加勤奋和努力的整理与研究,目前是成果累累,成绩斐然。敦煌变文的语言上承先秦两汉的文言用语,下推宋元白话口语,是连接古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敦煌变文裹含有大量的、丰富的名物,有些虽是常用词,然考据其源流,也需下一番功夫。因此,把敦煌变文名物作为研究对象,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著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敦煌变文校注》为底本,通过同义、类义系统辨考法,文献、实物、图像结合法,专科知识法,语言与文化结合法,选取了133个名物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和解释,以期对敦煌变文的阅读与理解、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辞书的编纂与修订作一点有益的、必要的帮助。全文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分析了敦煌变文语言研究及名物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交待了本文所采用的材料和研究体例,结合具体例子论证了敦煌变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敦煌变文名物的用字特徵,最後指出了敦煌学研究的成就和敦煌变文名物考释的难度。下编为考释篇,共七章,分饮食类、衣饰类、器用类、舟车类、乐器类、武备类、佛具类,对敦煌变文中的名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和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