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案探讨妇科膏方的应用范围及用药特点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内服膏方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古时一般为达官贵人和有钱人家享服,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进步,人民讲求生活素质,从而增加对健康和养生方面的关注,其中膏方成为普罗大众乐于采用的调养方案。女性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往往需要固本培元,而膏方拥有滋补之下又能祛病,药味多而治疗范围广泛、药效温和而持久、服用时间虽久但易于入口等优点,对妇科慢性疾病调理有特殊优势。因此现就膏方病案资料,利用统计学分析,了解其在妇科中的应用范围,和窥探膏方组方特色,以供临证应用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妇科膏方医案为目标,收集发表在中医文献中所收录的妇科膏方医案,建立数据库。学术期刊类文献来自「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简称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选择专辑导航中的「医药卫生类」文章,以“膏方”、”膏滋”和”煎膏”为检索词,检索收录1981年-2015年(截至1月)这30多年间,在国内中文医学期刊正式发表的妇科膏方运用之医案医着类文章,配合手工查阅方式。书籍则来自本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浸会大学「李棕博士中医药图书馆」馆藏,其次白费购买(多为新出版的膏方医籍),配合手工查阅方式。因医家医师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在症状表述上各有风格,也在记录药物名称也有地域性和习惯差异,为求进行数理分析,必先对有关的临床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参考五版教材《中医妇科学》和《中药学》等,方输入至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内。再将数据导入MS Access以建立「妇科膏方医案数据库」,按照不同调查需要,灵活设置统计的条件,使用软件内涵数功能作多方面的频数统计,以挖掘妇科膏方的组方特色。再透过R语言的Varclus聚类分析,针对前三位优势疾病医案中的高频用药(以总累积构成比50%为分界线)进行聚类分析,以观察用药是否存在一定集中性,从而挖掘治疗的常用药物组合和药对,窥探基本用药特点。结果:本数据库一共收录了728个符合搜索条件的妇方膏方医案。医案来源于妇科名家医案集、膏方专着等17本书籍,以及有膏方医案的中医期刊论文26篇,包含79位医家的案例。经病名规范后,共涉及57种病种。统计结果可分以下5部份:一、患者年龄分布:根据684个有年龄记录的医案,妇科膏方患者的最大群组在30-39岁年龄段,其次为40-49岁和20-29岁年龄段。二、妇科疾病与症状频数分析结果(一) 按疾病分类排序:以月经病最多(55.36%),其余依次为妇科杂病(20.47%)、带下病(8.65%)、求孕及产育前后及手术后调理(7.69%)、产后病(6.04%)和妊娠病(1.79%)。(二) 按单病种排序:将所有57种妇科主要疾病诊断进行统计,前10位的依次为:绝经前后诸证(12.24%)、不孕症(9.49%)、癥瘕(8.80%)、月经过少(6.33%)、月经先期(5.50%)、月经后期(5.23%)、痛经(5.09%)、月经过多(4.95%)、闭经(4.81%)、带下病(4.54%),累积构成比接近整体医案量七成。(三) 按膏方医案所列症状分类:医案中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共有5670频次,分为23类。最常见为月经期量色质改变(占19.49%),其次为全身不适(占9.42%)、精神情志及睡眠症状(占9.26%)、寒热汗症状(占7.51%)、腰背不适症状(占7.30%)、胃腹不适症状(占6.53%)、头颈肩不适症状(占5.98%)、大便异常(占5.61%)、带下异常(占4.67%)、头面体征(占4.36%)。三、妇科膏方的用药分析(一) 膏方药物组成:本研究所收录之单张膏方处方,药味数的范围在9-76味,平均药味数(average)为38.52味,其中30-39味药组成的膏方最多,共有380张,占52.20%。在材质构成上,以中药饮片为主体占82.68%,细料药占8.81%,胶类药占5.01%,糖类药占3.50%。(二)治疗药物总使用频次为28044。涉及525种药材,以平性和温性药为主流,甘、苦、辛味为常见,入肝、肾、脾三经为基础,当中接近半成为补虚类药物。毒性中药和虫类药应用极少。高频使用药物依次为阿胶、当归、黄芪、白芍、白术、党参和熟地黄,其置信度各均超过70%。(三)细料药共有40种。高频药食两用补益药依次为胡桃肉(59.07%)、枣(49.73%)、龙眼肉(38.87%)、黑芝麻(30.91%)和莲肉(27.47%)。在贵重药材方面,以人参类药物居首位,置信度有53.02%。(四)胶类药中阿胶的置信度高达95.05%,本品亦为膏方众药物之冠,偶配合龟版胶和鹿角胶并用,可见妇科膏方大多为[荤膏」。(五) 糖类药以冰糖在妇科膏方最常作矫味之用,置信度有81.87%,高出居第二位之蜂蜜和第三位之饴糖2倍以上。仅有少量膏方使用甜味剂代替糖类矫味。四、妇科膏方优势病种用药趋势针对3个优势病种的膏方高频用药进行归类,形成了聚类方。(一)绝经前后诸证:补阴药和安神药的使用率稍高于其他妇科疾病。聚类方如肝肾阴虚内热型的C8方(旱莲草、女贞子、丹参、牛膝);潮热汗出伴心烦寐差的C1方(茯苓、淮小麦);伴肠燥便秘的C3方(麦门冬、何首乌、生地黄);阴虚口干多饮之C6方(五味子、西洋参);头面烘热伴腰酸膝软无力之C5方(桑寄生、橘皮、牡丹皮);脾肾气虚型的C7方(杜仲、续断、赤芍、黄精),C2方(人参、党参、北耆)和C4方(白术、白芍、甘草);肾阴阳两虚型的C9方(淮山药、山茱萸、淫羊藿、黄柏、知母)。(二)不孕症: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利水渗湿药的使用率稍高于其他妇科疾病。聚类方包括补肝益肾的C1方(杜仲、菟丝子、续断、覆盆子、山茱萸);C2方(牡丹皮、生地黄、巴戟天、黄芪、淫羊藿)及C5方(肉苁蓉、熟地黄、何首乌、黄精);疏肝解郁活血的C3方(甘草、香附、丹参、白术、白芍、枸杞子);偏重健脾养血的C4方(鸡血藤、川芎、当归、党参、茯苓)及C6方(赤芍、橘皮、人参、淮山药、龙眼肉)。(三)癥瘕:活血祛瘀药和理气药的使用率稍高于其他妇科疾病。聚类方攻补各半,C1方(香附、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牡丹皮、人参)和C2方(莪术、三棱、菟丝子、川楝子、延胡索),均为疏肝理气,行血活血,化瘀消癥之法。C5方(夏枯草、甘草、何首乌、柴胡、构杞子、橘皮)及C7方(郁金、黄精、青皮、白芍、生地黄、熟地黄),共奏以疏肝理气,滋肝肾补肾养血之效,攻补兼施;而C3方(桑寄生、杜仲、莲肉、西洋参)、C4(党参、桃仁、旱莲草、女贞子、茯苓、淮山药)方及C6方(黄芪、山茱萸、白术、杜仲)则偏重健脾补肾,固本培元。结论:1.膏方长于整体调理。妇科膏方以调治慢性病为优势。本研究发现,前3位的优势病种是绝经前后诸证、不孕症及癥瘕,其次为月经过少、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痛经、月经过多、闭经和带下病等。2.妇科膏方组成特色及遣方思路是以补益药为基础,多以平性和温性药为主,药味偏重甘味,而苦、辛味亦为常见,药物归经以入肝、肾、脾三经为基础,近半数药物属补虚类。使用频次最高依次是阿胶、当归、黄芪、白芍、白术、党参、熟地黄和茯苓,贵重药材以人参类药物居首,药食两用补益药以胡桃肉居首,胶类药以阿胶居首。补虚药也常与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配伍,味多辛、苦,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共奏经络通畅作用。其余清热凉血药、收涩药、安神药和利水渗湿药也为常用之品。温性药的使用率稍高于寒性药,而极少使用大热大寒等峻烈之品。3.针对数个膏方优势病种的高频用药进行聚类分析,形成聚类方。从88例绝经前后诸证膏方医案形成的11个聚类方;从69例不孕症膏方医案形成的6个聚类方;从64例癥瘕膏方医案形成的7个聚类方。初步反映个别病种之妇科膏方用药特点。
其他文献
我国对一般大跨度桥梁的抗震验算都是以一致激励为前提,而对大跨度桥梁来说,由于纵向延伸比较长,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由于行波效应、相干性的损失和局部场地地质条件的差异使得桥
背景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由化学因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丧失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在开始阶段无自觉症状,随后会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严重者出现牙本
背景:乳腺癌经治疗后仍出现复发、转移的原因是肿瘤细胞对现行的治疗方法抵抗。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中存在着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其中一小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和形成肿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剽窃他人作品的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对于剽窃的认定标准,我国尚无立法予以明确。关于剽窃认定标准的立法笼统,学术研究也处于多元化的状态,目前
“休闲”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趋势,也备受人们的青睐,而“休闲业”中的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以其各自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
<正>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随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提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会议
FSRU是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StorageandRegasificationUnit)的简称,通常也称LNG-FSRU,是集LNG(液化天然气)接收、存储、转运、再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种装备,配
目的:探讨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旨在抛砖引玉,为确立统一的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标准和中医诊治规范贡献一份力量。并探讨慢性间质性肾炎相关指标
劳动力流动动因及流向选择一直是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关注焦点,同样也是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围绕这一研究大多从工资差异、社会网
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普遍存在,其表现形式是流域经济空间结构,其运行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钱塘江流域的经济空间分异,可以为钱塘江流域的经济空间开发和优化提供决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