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r15轴承套圈硬态切削工艺近表层性能研究

来源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承是重要的基础机械零件,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装备的可靠水平、精度等级、性能优良和寿命时间的长短。用CBN/PCBN(立方氮化硼/聚晶立方氮化硼)和陶瓷刀具进行硬态干切削技术被逐步认为是替代粗车、精车、磨削,甚至是以磨粒磨削为基础的超精磨的精密、高效、低成本的清洁绿色加工主流技术之一。本文通过以硬态切削加工GCr15轴承(62~64HRC)为研究对象,对轴承套圈的近表层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通过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配合电解萃取方法,制备出能够满足样品特性要求(均匀性、时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的残余奥氏体参考样品,验证了残余奥氏体参考样品的方法和工艺的通用性并应用于轴承内外圈近表层残余奥氏体量的测试。实验条件下的轴承套圈残余奥氏体含量测定结果远小于标准规定。(2)通过对退火态的GCr15轴承套圈的球化体和显微组织进行评级与观察,硬态切削后的轴承套圈进行碳化物、显微组织和晶粒度评级与观察,并对从沟道表面至1mm深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退火态轴承套圈显微组织为球化体及点状球化体+铁素体,碳化物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经淬回火后的轴承套圈显微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细小针状马氏体+弥散分布颗粒状碳化物+极少量残余奥氏体,晶粒细小、组织较均匀;轴承显微组织沿深度无明显变化,轴承套圈中碳化物有呈轻微带状分布的趋势。(3)通过对GCr15轴承套圈沟道进行近表层残余应力分布测定,结果表明,使用硬态切削加工工艺之后,能够在轴承沟道表面形成较大的残余压应力,并随着深度的增加残余压应力不断减小,最大压应力约700MPa,应力层深度在60~80μm。通过减小测量时的腐蚀层深度,更加精细的测定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硬态切削加工工艺在轴承沟道次表面处残余压应力最大,形成与磨削加工工艺不同的典型勺型特征曲线。(4)通过对轴承套圈沟道处作显微硬度梯度测定,结果表明,轴承套圈硬度值在765~781HV之间,轴承套圈硬度值沿深度无明显变化。对轴承沟道处作表面微观形貌分析,可以看到规律而齐整的切削痕迹。硬态切削加工后,轴承套圈沟道处表面有较低的粗糙度。(5)通过测量FAG磨削轴承的近表层性能并与国产硬态切削加工轴承对比,发现FAG轴承显微组织更加细小、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显微组织要明显优于国产硬态切削轴承。FAG磨削轴承硬度小于国产硬态切削轴承。FAG轴承有少量较粗划痕。FAG轴承套圈近表层为残余压应力,最大压应力约为-550MPa,压应力深度约为30μm。(6)国产硬态切削加工轴承的近表层显微组织、硬度大小与分布、表面粗糙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均能满足甚至远远优于标准的规定值,基本能够达到国外先进精密磨削轴承(FAG轴承)的水平,甚至在近表层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上要优于国外精密磨削轴承,这都表明硬态切削工艺在精密轴承制造上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面对矿质能源过度开采利用和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资源严重浪费所引发的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产氢研究逐渐成为生物和能源领域的热点方向。然而,
2007年6月27日,杨伟鹏与嘉美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杨伟鹏向嘉美公司购买商铺53间,价款340万元.买受人应于当日交纳全部房款,出卖人应于2007年8月30日前将商铺验收合格
期刊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聚偏氟乙烯(PVDF)综合性能优异,是用于膜制备的常用膜材料之一。但PVDF的疏水性导致其在水处理应用中容易被污染
空心气冷叶片可以有效提升航空涡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但是叶片内腔发生的高温氧化和热腐蚀是限制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空心叶片内腔表面
一、商业秘密概述rn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商业秘密早已不是“祖传配方”这么简单,其范围由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扩大至如今的,能为经营者创造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的商业信息.所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大量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过多的资金链断裂,导致房地产企业借款.在房地产公司破产程序中,以房抵债等破产客体可以自
期刊
国有僵尸企业指没有存续生存能力本应退出市场的经济主体,但由于政府的不当扶持和银行的不当持续借贷而继续存在于市场中,这些企业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极大降低了资源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自然人死亡后有关遗产债务纠纷日益增多且趋于复杂.我国《继承法》受制于时代社会经济条件,以“养老育幼”为立法目标,忽视
期刊
随着公共医药卫生需求增大,仿制药因投入成本少也正飞速发展.创新药企业在药品的研发上往往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仿制药行业的兴起成为了拥有专利药企业的一大威胁,为了维护专利
期刊
《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的高空抛掷物坠落物损害责任规则是存在问题的,社会指责其具有“连坐”责任的性质并非不当,法律适用的效果不佳.民法典编纂几经修改,完善了这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