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u12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各种信息资源传播速度更快。网络和数据库成为了人们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更多的学术信息也逐渐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和传播。研究高校学生的信息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其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为促进信息服务发展做出贡献,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研究意义。目前对于学术信息的搜寻行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少见。因此本论文希望把TAM模型、信息用户认知能力和信息系统等理论在信息搜寻行为的角度有机融合,构建出大学生的学术信息搜寻行为模型,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共回收有效问卷247份,使用SPSS17.0中文版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学术信息搜索能力对感知易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感知易用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对感知易用有显著负向影响,检索目的对感知易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术信息质量对感知易用有显著正向影响;(2)自我效能对感知有用有显著正向影响,检索目的对感知有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术信息质量对感知有用有显著正向影响;(3)感知易用对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对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因素对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4)感知有用对搜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对搜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5)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在影响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某些因素上有显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用户的信息搜索能力;(2)提高学术信息质量;(3)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发生了嬗变.文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而电影、电视等图像媒介以狂欢化的姿态,进行着大批量、高速度的信息输出.“读图时代”的到
期刊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引进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已成为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但权益保护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本论文结合高校图书馆引进
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相关理论,探讨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和解决措施,提出良好的
伴随着各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数字资源易于共享、检索方便、给用户带来了的便利。但随着数字资源数量、类型的不断增加,使得数字信息资源呈
开放获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要求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愿望;而推动开放获取发展的直接原因是图书馆和科研学术机构难以承受“连续出版物”危机带来的经费负担;推动开放获取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