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蜂窝网络中D2D通信技术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用户数量和业务需求的急剧增长,频谱资源短缺成为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瓶颈。如何更有效利用授权频段以平衡蜂窝系统频谱资源的供求逆差,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LTE-A网络引入D2D通信技术,允许短距离终端用户之间通过共享小区资源进行直接通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蜂窝系统无线资源匮乏的难题。此外,D2D通信的技术优势还包括:减轻蜂窝基站的负载,降低移动终端设备的电池功耗,增大数据传输速率,还能支持新型的小范围点对点数据服务。鉴于上述优点,D2D通信技术受到了标准化组织、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如下:  (1)D2D通信在LTE/LTE-A网络下系统模型分析。首先,对LTE/LTE-A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等内容作了简要概述;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D2D通信在LTE/LTE-A网络下的工作原理,包括会话建立机制和资源共享模式等关键问题;最后,介绍了D2D通信技术典型的应用场景。  (2)D2D资源分配方案研究。本文引入载波聚合技术,允许每对D2D用户同时复用多个蜂窝用户资源。在多对D2D用户与多蜂窝用户共存情形下,提出了D2D用户自适应选择复用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案。在保证蜂窝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该方案通过设置干扰补偿因子计算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功率限制,筛选出所有能够被复用的蜂窝用户,进而确定每对D2D用户可复用蜂窝用户的数目。然后,在D2D数据速率约束下,自适应选取实现最大吞吐量增量的蜂窝用户组合作为D2D用户最佳复用对象。与现有Kuhn-Munkres算法的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案显著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增益和能量效率。  (3)D2D数据分发应用研究。蜂窝网络中相同需求的用户可以建立成簇以利用D2D通信技术提高数据分发效率。然而,D2D链路质量的差异可能会成为提高资源效率的瓶颈。本文通过设置数据速率阈值优先选择信道质量良好的D2D链路,利用D2D通信技术实现中继转发,提出了多跳D2D转发方案。该方案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速率阈值和D2D链路质量,自适应选择最优的中继、路由和转发跳数。与现有单跳转发方案的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案有效提高了时频资源的利用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作为高科技产业中信息获取最重要最基本的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区域覆盖监测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用于无人或危险区域长期监测时,节点通常难以更换,因此节
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技术在目标识别与跟踪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单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具有局限性,而多传感器协同能够综合利用各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几年出现的集微电机系统、片上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一项崭新的技术,它是由具有信息感知、信息处理以及信息传输功能的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这些节
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早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在信号质量,传输距离,远程控制以及大规模组网能力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直接体绘制算法有可以不必分割、重建后结果图像质量高等优点,从而逐渐取代面绘制算法成为当前可视化算法的主流。但体绘制算法中影响结果图像质量的参数众多且相互制约难以
超宽带探地雷达具有分辨率高、显示结果直观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维护、管道检测、考古、军事排雷等领域。为保证其应用效果,成像、模式识别等技术被用来对接收的回波数据
软交换已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正纷纷开始着手营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目前,NGN网络的建设尚处于初期发展
以太无源光网(EPON)被认为是下一代接入技术的最佳之选。EPON综合了PON接入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诸如巨大的带宽与低廉的价格、升级和维护简便,非常适于承载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