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证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以来,精准扶贫成为我国扶贫政策的指导性纲领,它倡导更高效更精准地分配扶贫资源,在精准和精确的要求下,提升受扶者真正脱贫的能力,实现大规模真脱贫的目标。我国大多数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区位特殊性、环境脆弱性、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贫困问题呈现出贫困人口基数大且分布相对分散、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等特点。西北勒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一直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范畴被描述,它是红河州58个贫困乡之一,贫困程度深。西北勒乡少数民族众多,苗族、彝族、汉族等民族文化在此交汇交融,文化独特,它是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代表性的案例,因此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近些年来,西北勒乡的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展开,当地紧扣宏观政策,把握地方乡土特性,出台各类文件、政策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在政策的指引下,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骤,贫困户识别是否精准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后续工作的开展,西北勒乡扶贫工作人员强化精准识别与驻村帮扶工作,收获了不少成绩。同时,西北勒乡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分类施策,从基本医疗、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农村饮水等方面展开了各类扶贫工作。在多方努力之下,西北勒乡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于2017年底正式退出红河州贫困乡之列。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西北勒乡的精准扶贫工作依然有提升的空间。由于社会的复杂性,识别的精准程度依然欠缺。教育作为增强可行为能力的重要部分,西北勒乡教育资源投入依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普遍性受教育程度和高等教育入学率需要提高。扶贫主体尚显单一,治理理念缺位,社会和民众政治参与度不够,产生政策下乡有效性受阻的困境。又因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影响,出现了对扶贫政策理解偏离等状况。造成西北勒乡贫困的重要原因和精准扶贫有效性受阻的原因很多,这在边疆民族地区大多具有共性的因素,比如:自然环境的恶劣;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当地经济制度供给不足;脱贫能力有所欠缺;循环封闭的文化系统等等。通过对西北勒乡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困境及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为了更加高效顺利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笔者从调研和阅读中获得启示,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放置于整个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实践中,可能都具有共性的价值。国家宏观政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地方可能遇到政策的不适与冲突。边疆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地方政府往往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国家政策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具有国家宏观指导下的乡土特性,充分考虑地方文化的逻辑。精准识别便是其中案例,只有探索乡土特性,才能保证现实的精准。边疆民族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民众的可行为能力不足,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理应在长远目标上下功夫,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提升社会求知、求学的风气,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受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入学率。边疆民族地区扶贫工作难度大,有民众、社会参与度低的原因,这需要扶贫工作强化治理理念,提升公民政治参与,让多主体、多组织参与共治。西北勒乡普遍存在政策知晓率低、扶贫政策理解偏离的情况,必须强化政治沟通,提升政策知晓度。产业扶贫是西北勒乡重点扶贫项目,针对出现的扶贫产业政府主导和单一化的现象,应该利用本地优势,发展多样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同时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培育内生动力,探索内外联动的新路径。最后一章笔者用大篇幅对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理论总结与实践展望。精准扶贫政策延续了国家一贯的集权传统,在政策手段的推行上采取典型权力下乡的逻辑。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公权力的触角深入村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前扶贫任务摊派模式下,从发展模式与途径到私人生活,公权的介入可能是全方位的,这必然会引发一些不适与反感。权力下乡过程中,公权与私权应该有明显的界限,公共权力的运行应尽量不打扰民众的私生活,政府的权力应该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灵活处理权力下乡过程中公权与私权的关系。边疆民族地区公权下乡的逻辑和目标应该是向下服务的有效实现和提升治理管控能力,推进协同共治局面的形成。在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村治主体间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凸显出来,多元利益主体下,为了保证扶贫项目和资源的分配、获得、实施的公正性,达到协调多方利益的目的,精准扶贫项目和资源的运作方式需要有完备的运作机制和制度配套。随着西北勒乡脱贫出列,意味着它从连片贫困地区转变为个体贫困存在地区,但精准扶贫并不能完全消灭贫困,绝对贫困依然存在,帮助和扶持那些随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遭遇而导致生活困顿的人也是扶贫的重要工作。扶贫政策或者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可持续性的精准扶贫机制。返贫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主要通过一些扶贫项目来推动,但项目扶贫的反向作用在很多地方都有凸显。当大规模精准扶贫和资金投入结束之后,基层秩序如何维持、常见类型的返贫现象如何杜绝值得深思。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如何衔接与共存,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应该着力关注的话题。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先验步骤,也是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要实现精准扶贫达到和长期保持预期的效果,乡村振兴显得异常重要。如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独特的实现经济繁荣、社会治理、文化发展等的方式,对巩固精准扶贫已有的效果和产生更好的效果,显得至关重要。村民普遍就业与留守村庄相结合,也是精准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弥合的共识。西北勒乡的精准扶贫工作具体模式中,有很多措施对于促进民族交融具有重要意义。它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彼此认识,强化了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其他文献
目的:常用跌打损伤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具有保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有助于细胞膜正常通透性的恢复,抑制细胞组织液外渗的作用。目前常用跌打损伤类中草药中钙元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区域之间的教育质量以及教育资源差距比较大,优质教育资源相
目的分析苍附益坤汤联合针刺治疗痰湿瘀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且符合痰湿瘀滞症辨证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是人们的主观心理呈现,它能通过人们的激情和意志,推动人们的集体行动,成为改变社会的巨大力量。政治认同是人心在政治领域和政
目的:本实验结合冬泳的两个要素——规律游泳运动和冷适应,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模拟冬泳运动。研究冬泳运动对于血液流变性和主动脉NO、NOS的影响,并讨论其影响机制。材料及
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跨国企业的经营模式、战略筹划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在与各国税务当局进行避税与反避税的税收博弃过程中,避税手段层出不穷。近些年来,跨
一防温度过高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会过多消耗自身贮存的营养,降低发芽率,因此要求贮藏种子的环境温度最好在10℃左右,切忌把种子放在火炉较近的地方。
通过对地铁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主要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从进度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安全风险四个方面,建立了地铁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D-S证据
[目的]探讨手术过程中局部应用小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首次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患者手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医科
记录对幼儿与教师都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教师对幼儿记录的指导体现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幼儿记录价值的实现。本研究以教师指导幼儿记录的行为为切入点,首先了解教师提供记录单的缘由,提供的记录单类型。接着探究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具体行为表现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行为因素,引发教师对指导幼儿记录的思考。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对N市2所幼儿园共8名教师指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