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了土地利用的强度、深度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直接威胁到了耕地资源安全。开展耕地资源预警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对一定区域的耕地资源安全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测度、评价,预报未来的演化方向和危害程度。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的核心区域,其土地肥沃,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而后备耕地资源短缺,如果不加以重视,将影响整个四川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对成都市耕地资源进行预警研究,就是要在全面准确地把握一定范围内耕地资源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预警可能发生的危害,制定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本文结合耕地安全理论和耕地预警方法,在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通过有关信息采集、分析,把握成都市耕地资源特征;制定反映成都市域研究范围内耕地不安全状况的警情指标体系,对耕地资源系统的不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利用数学模型准确预测这种不安全运行的变化发展趋势,预报不正常状态的危害程度;通过警情分析,找出影响耕地资源不安全运行的根源;最后有针对性的给出已有问题的解决措施,对于即将出现的问题给出防范和调控措施的建议,以防止耕地资源系统在运行与发展中偏离或过多的偏离安全轨道,甚至出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严重冲突。通过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成都市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环境方面皆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均耕地面积较低,耕地质量提升面临更大的压力,耕地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使用严重超标等,构成了成都市耕地的警情。(2)成都市耕地资源安全值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低于0.352的无警警限,即此时已出现警情;至到2008年,随着安全值的持续下滑,耕地资源警情也从2003年之前的无警状态达到了2008年的重警状态。2009-2010年耕地系统处于巨警状态,2011-2014耕地处于重警或轻警状态,到了2015年,耕地警情又回到了巨警状态。(3)对2015年成都市耕地警情进行模拟调控发现,耕地占土地面积比例、有效灌溉面积、中低产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是短期内缓解警情的关键因子。(4)提出了相应的成都市耕地警情排除的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对耕地警情严重性的深刻认识;第二,将确保耕地资源安全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第三,严格控制对警情影响较大的关键因子,特别是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第四,改善中低产田,实行用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继续挖掘警情改善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