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全部连接都处在完全刚性和理想铰接两种情况之间,端板连接更是典型的半刚性连接。但由于缺乏计算理论和方法,我国目前都是将端板连接按刚性节点进行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对结构抗震也非常不利。关于端板连接的静力特性,国外已有较多研究,关于其滞回特性和抗震性能,国外研究并不多,而且国外通常采用的具体节点形式和构造与国内也有一定差别;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进行了8 个梁柱端板连接的单向加载静力试验,创新性地测量了螺栓受力特性,研究了节点类型、端板厚度、螺栓直径、端板加劲肋、柱腹板加劲肋等因素对端板连接受力性能的影响。(2) 运用ANSYS 对静力试验试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验证了有限元方法分析端板连接的可靠性,获取了很多试验中难以测量得到的结果。(3) 进行了8 个试件的循环荷载试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节点滞回特性、延性和抗震性能的影响。(4) 针对半刚性端板连接的全过程受力特性,提出了理论分析模型,能够很好地计算端板连接的整体和细部受力特性,包括节点承载力、初始转动刚度、弯矩-转角(M-φ)曲线、节点域受力全过程等。(5) 在总结静力试验和循环荷载试验研究结果、有限元和理论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规范,针对半刚性端板连接提出了系统的静力设计和抗震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标准构造、静力承载力设计方法、弯矩—转角(M-φ)曲线的简化形式及计算方法、抗震承载力验算、延性设计、M-φ滞回曲线模型及计算方法。为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关于半刚性端板连接的具体设计计算方法提供了有益补充。(6) 结合试件的安装,对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的施拧顺序和预拉应变松弛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