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IMN和PF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以及两种手术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搜索关于IMN与PF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和准随机对照研究(Quasi-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Q-RCTs),检索时间为199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s和Q-RCTs,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收集的文献,并严格按本研究照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再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最后对纳入的RCTs和Q-RCTs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版软件进行数据合成,并采用Q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若P<0.1,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若P≥0.1,I~2≤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对于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进行描述,对于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进行描述,都采用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篇研究(14篇RCTs,3篇Q-RCTs),共涉及1053例患者,其中IMN组528例(50.14%),PF组525例(49.86%)。首先,在4个主要临床结局指标中,IMN组的感染率[RR=0.40,95%CI=0.20~0.79,P=0.008]、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RR=0.60,95%CI=0.36~0.97,P=0.04]较PF组低;对于不愈合和延迟愈合两个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次,在5个次要临床结局指标中,PF组的住院时间[RR=-2.60,95%CI=-4.90~-0.30,P=0.03]、手术时间[RR=-21.74,95%CI=-39.55~-3.92,P=0.02]、术中出血量[RR=-72.97,95%CI=-95.44~-50.51,P<0.01]以及愈合时间[RR=-2.25,95%CI=-2.59~-1.91,P<0.01]均高于IMN组。ASES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IMN治疗肱骨干骨折在术后感染率、医源性桡神经损伤、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愈合时间均比PF有优势,在ASES评分、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方面3个结局指标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纳入文献较少,部分文献质量不高,得出的研究结论与临床事实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于IMN和PF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各自优缺点的评估,今后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