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镇墓兽”形制、文化内涵及其流变综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unfe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楚自古巫风盛行。先秦楚墓中常出土一种神秘、怪异的头插鹿角的木雕物品,一般称之为“镇墓兽”。它是楚地仅见的,反映了楚人特有的某种丧葬观念和信仰。楚“镇墓兽”的形制始终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除了底座和鹿角外,面部变化最大,据此将其划分为模糊型、兽面型和近人型三种。反映了一个总体的演变脉络:由面目不清到突出兽面,再向人形的转化。通过分析“镇墓兽”所在墓的头向发现,南向墓与东向墓出土的较多,而以南向墓的随葬比率最高,但在东向墓中的增幅较快。东向墓代表楚公族,南向墓代表南蛮诸族,说明南蛮诸族比楚公族中更流行“镇墓兽”信仰。再结合楚文化的形成过程,即由周文化与土著文化融合而成,说明“镇墓兽”信仰起源于南蛮系统,楚公族接受以后,渐渐普及开来。 “镇墓兽”是楚人灵魂观、宇宙观等观念的反映。楚人产生了魂魄观念,相信灵魂不死,以为人死后形魄归于地下世界,灵魂可自由往来。“镇墓兽”的底座反映了时人的五行和九州观念,代表着大地;楚人崇鹿,鹿角代表神性;楚人以为龙虎均是神物,虎可御凶;“镇墓兽”大多出于墓室头箱的正中,而头箱象征着生前居室的前堂,是楚人供神之处。由以上几点,可推论所谓的“镇墓兽”实是楚人供奉的安魂护魄之神,为了保佑死者的亡灵。 文章还探讨了楚“镇墓兽”的衰亡和流变。此信仰衰亡的原因有二:其一,主要是人们观念起了变化,神仙思想萌芽,从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墓中流行随葬帛画,楚“镇墓兽”渐渐从习俗中淡出。其二,秦人伐楚,楚文化遭受重大打击,加速了“镇墓兽”的衰亡。后世还偶见楚“镇墓兽”的一些影子,如头插鹿角。通过楚“镇墓兽”与中山王墓双翼神兽的比较,发现中山王墓双翼神兽带有北方草原民族特色。其作用不是用作镇墓,可能是陈设之器或者是某种神物,并附论了此双翼神兽与后世瑞兽天禄、辟邪的联系。最后得出结论:先秦无镇墓兽,亦无镇墓的观念。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上海作为近代远东第一大都市,一直以来深受传染病,尤其是霍乱的困扰.这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整个城市的构造都有关.而霍乱又偏偏是烈性传染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人染上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当今,本土化问题研究已是各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年来,也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其实早在五四时期,"本土化"术语就已在中国出现,其历史与"现代化"一样悠久.一直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伪的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和封锁,加上旱、虫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敌占区灾民的涌入,使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的粮食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粮食
本文介绍了上海是中国近代化最早的地区,自租界进入上海后,西方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西式的生活方式,更有与中国不同的西式的近代城市管理方式,而不管中国人是否愿意。中国人在经历痛
本文旨在说明太原王氏在两晋时期的政治活动及对政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他们家族中代表性人物的分析,来研究其族人在进入政权过程中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以揭示影响太原王氏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