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报告,报告原文选自美国禅学大师Robert Baker Aitken的作品——A ZEN WAVE---BASHO-’S HAIKU&ZEN(《禅宗浪潮——松尾芭蕉的俳句与禅》)的第七至十二章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材料。该作品是由地道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关于日本俳句与禅分析与评价。书中录入了日本俳圣松尾芭蕉一些著名的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俳句。另外,也有其他著名的日本俳人及英美诗人、作家的俳句作品,并辅以珍稀的公案实例,是探索和研究日本俳句及禅极为珍贵的材料。该书主要由作者对松尾芭蕉一些俳句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构成。对诗歌分析主要涉及到诗歌的词汇意义、形式结构及诗歌的整体意义;在评价方面,由于日本俳句与禅的联系较深,对诗歌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作品是如何以浅白诙谐的语言文字体现出严肃深奥的禅意。以英语为源语的形式对日文俳句进行分析与评价,文化差异对比鲜明,颇有学术价值和艺术意味。本报告所选的章节涉及的俳句代表性强,不仅有俳界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涉及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创作,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由于本文涉及的不仅是英汉两种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表达,也涉及了日本传统文学的理解与表达,因此翻译过程也更具挑战性与成长性。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主要是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为主,其中也参考、涉及了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Semantic Translation)的一些内容。在涉及俳句翻译方面,笔者在金中教授提出的“二(三)五(七)”诗型译法的基础上,并根据汉语语汇表达的特点,经过深入研究与提炼,提出“一词一句”型译法,力求在保持俳句独有的风格形式与内容表现力的基础上,以“信、达、雅”为原则,将俳句的魅力尽可能地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里特别指出,“一词一句”型的俳句译法仍以“二(三)五(七)”的句型为主,同时在根据诗歌表现的具体需要,允许俳句汉译时不仅仅局限于“二(三)五(七)”诗型的字数和发音限度,即可以采用非定型或定型式等其他译法。本报告结构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的描述,主要包括报告撰写的背景理由、翻译原材料的介绍、翻译任务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本报告结构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译前准备的介绍,主要包括翻译文本的确定、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计划的制定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的描述,涉及译出语的理解过程、译入语的组织过程以及翻译重难点的介绍;第四部分为翻译案例;第五部分为经验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