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独老人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出现的独特困境人群。已有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探讨这一人群的生活现状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而在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方面却泛善可陈。本研究试图借助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与专业方法,探索社会工作在解决失独老人生活困境、提升其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对铜陵市N区39名抽样失独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失独老人在养老、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养老压力增大,内心压抑,心理脆弱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断裂等困境。基于这一研究,笔者以失独老人C某为个案,以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为依据,针对老人存在的养老、心理、学习和社会支持等几方面的问题,采取个案工作介入方法,重在解决服务对象心理慰藉缺失和社会支持网络断裂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经过两个多月的干预工作,获得如下成效:1、服务对象心理压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经过本次干预,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逐渐由紧张、压抑、脆弱向外向、从容转变,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排解心理压力,给予情感支持,恢复服务对象对生活的自信心。2、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重新构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单一的家庭支持向朋辈群体支持、正式支持网络转变,重构和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而挖掘和激发服务对象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潜能。据此,本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社会工作在解决失独老人生活困境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1、个案工作方法能够依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能够有效地解决失独服务对象面临的心理和社会交往问题。2、社会工作者秉承“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在专业理论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为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具体问题从多方面链接资源。3、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政策倡导者的角色,倡导政府为失独群体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失独家庭的救助。本研究的不足和缺陷在于:一是服务对象的选取有一定的特殊性;二是干预的方法单一;三是社会工作者自身实务经验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