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尤以水环境污染问题为重。中国目前也面临同样的困境。放眼世界主要各国,他们的环保治理最基础的力量都来自于民众。没有社会公众,环保治理很难获得成效。因此针对我国水环境治理差强人意的现状,我国是否也应当考虑积极建设公众参与制度呢?本文力图结合滇池治理和保护,通过梳理国外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给予回答。详言之,本文通过梳理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治理的发展,发现各国在环境治理中的问题是具有共性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西方国家在环境治理中的解决方式和手段,应该也是可以供我国参考的。本文通过分析政府行为在环境保护中的局限以及公众参与的滞后性,得出公众参与的正当性以及迫切性。并且在借鉴西方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滇池治理和保护的实践,对于滇池治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选题的价值、理论综述以及文献综述。在理论综述中,本文主要介绍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包括公众参与的内涵以及不同学科(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对于公众参与的理论讨论,同时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国外经验介绍。本部分主要对美国、日本、加拿大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些国家立法经验和管理经验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对国内的公共参与制度有所借鉴和启发。第三部分主要对滇池治理的边治理边污染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了需要重视公众参与的问题。第四部分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中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的国内经验和现状,从立法、管理和司法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主要特点是环境治理行政主导,立法和司法环境都很孱弱。第五部分,结合国内的现状,滇池治理和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现状以及不足予以分析,政府大投入但是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在于缺乏公众基础。第六部分,通过前面介绍的外国公共参与环保制度的立法与实践,主要从完善基础法律、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扩大公众环境权利、发挥环保组织作用、增加公众投入等方面,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滇池公共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建设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