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自我和谐、生命意义和自杀态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ulei8133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旨在了解师范生的自我和谐、生命意义和自杀态度的现状与关系。本研究以国内五所师范类大学613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自呈式量表进行资料收集。以t检验,单因素变异数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回归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而言,师范生自我和谐的总体得分呈正态分布,20.88%的师范生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与生命意义,45.68%的师范生生命意义不确定,32.38%的师范生缺乏生命意义。16.64%的学生对自杀持肯定态度,78.14%的学生持矛盾态度,5.2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2.师范生的自我和谐、生命意义感和自杀态度随着性别、年龄、专业情况、年级分布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情况、自杀家族史、对所学专业满意程度、重要选择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关系方面:自我和谐各维度与生命意义各维度均存在负相关,生命意义感越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就越低,自我与经验就更加的和谐且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异显著。4.人口学变量、自我和谐、生命意义与自杀态度的关系:(1).人口学变量中自杀家族史、专业满意程度对自杀行为的认识(F1)预测力,自杀家族史对安乐死的态度(F4)有预测力;专业、自杀家族史对自杀态度总分有预测力。(2).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对自杀行为的认识(F1)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有预测力。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对安乐死的态度、自杀态度总分有预测力。(3).生命意义的三个维度生活目标、生活价值、生活自主对对自杀行为的认识(F1)有预测力。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上(F3)有预测力。生活目标、生活价值对对安乐死的态度上有预测力。生活目标、生活价值对在自杀态度上总分有预测力。
其他文献
<正>在国内汉语方言的大面积普查告一段落之后,近年汉语方言研究有向国外拓展之势。2008年7月4-7日由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在广州
本文通过“不定式极限”的教学研究,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正>3—6岁是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出现和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孩子建构优秀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性能力是孩子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各个方面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要求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进行更深的探索和改革。高中英语
现有研究表明,元话语与评价资源联系密切。本文认为,元话语本身虽然不具有显性的评价功能,但是它和具有评价色彩的语言资源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语篇属性。本文旨在考察学术
企业追求的是长期的利益,而不是仅仅关注于一时的得失。在这次东航飞行员事件中,相信东航也是在为长期的利益做出了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可能晚了一点。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给予了更多关注,在注重卫生的同时更要求食品安全性得到切实保障。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存在诸多问题,文中
在人工冻结工程的初实践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于常规“冻土力学”的“深土冻土力学”概念。分析浅土冻土力学与深土冻土力学的区别,提出深土冻土力学的内容,框架及研究方
学生在完成初中学业进入高一年级后,各科学习都将会遇到一个衔接的问题,文章探析了初高中英语衔接的一些有效策略,希望能对学生进入高一后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