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终生学习,需要人们具备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能力。要迎接未来的挑战,学生从现在起就要培养这一能力,而语言教师则被赋予了一项新任务,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换言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自主学习源自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恰当运用。因此,近几年,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已成为许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焦点。 本文报道了对山东大学一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调查目的是探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取向特征、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策略使用差异、及策略使用和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法和Oxford设计的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问卷),使用了社会统计软件包(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使用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较多,较少使用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和记忆策略。2.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高分组和低分组存在差异。3.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学习成功,其使用频率可预测学生成绩。作者把本次研究与以前的部分研究(涉及中国大陆及其它环境中的中国学生)进行了比较,发现共同点与差异并存。共同之处为:补偿策略普遍使用较多;记忆策略普遍使用较少;中国大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社交策略使用较少。不同之处为:中国大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的使用方面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论文全篇由介绍、第一章至第四章、和结束语组成。介绍部分简略地解释了该研究的必要性。第一章包括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历史简介、定义和分类的多家之说、以及国外与国内语言策略研究的回顾。第二章介绍了该论文的目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和步骤。第三章包括社会统计软件包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第四章提出了对教学的启示,并讨论了学生的角色,教师的新责任和策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培训。建议学生要重视策略使用和自主学习,教师要承担策略诊断和培训的新任务。结束语总结了论文主要内容,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并对S几L用于中国大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恰当性提出质疑,最后就学习策略研究的可能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研究的一个特殊价值在于不但证实了以前的一些研究结果,而且还发现:1.环境影响社交策略的使用。2.SILL问卷的记忆和情感策略部分可能不完全适合中国大陆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进行修订。关键词:学习策略取向特征,高分组和低分组,策略使用和英语水平,自主学习,教师责任,策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