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略例》校勘及王好古阴证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c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好古(约公元1200~1308年),字进之,晚号海藏老人.金元时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执业于晋州(今山西太原).自幼熟读经史,普举进士不第.宋、金、元之间连年争战,天灾频仍,疾病流行,他立志学医,以便拯救百姓.他20多岁从师于易州名医张元素(与李东垣同窗,但年少于李氏20岁)掌握了脏腑辨证及用药方法,元素殁,又师事李杲,尽得其传,是易水学派的一个中坚人物.《阴证略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著作.该课题《阴证略例》的校勘研究,是以《十万卷楼丛书》为底本,主要以元代杜思敬《济生拔萃》本为对校本,通过进行校勘,力求完整、准确的再现王氏原著.通过对《阴证略例》内容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王好古阴证学术思想.《阴证略例》一书通过对阴证的诊断、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疗、服药方法等方面全面反映王好古的阴证学术思想.为后人认识阴证、学习阴证、治疗阴证指明道路.王氏验案也很值得研究.王好古从这些验案中取得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是王好古对自己学术思想之检验和体现.对王氏医案的研究先是通过两版本从内容上比较,使原文完整,补充医案.然后对各验案进行逐一分析,通过分析验案,进一步了解王好古的阴证学术思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评价中医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中文科
目的:  痹证之论,源起于内经,内经论痹,既有病证概念,也有病机概念,泛指一切阻滞不通的证侯,病之外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病之内因为营卫不调脏腑功能衰弱,病机为经络阻滞,影响营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