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沉默HLA-E基因增强肝癌细胞NK敏感性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小分子干扰RNA(siRNA)特异性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外源性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瞬时表达的可行性,并定量分析siRNA基因沉默的效率,为后续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探讨干扰素Y(IFN-Y)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表达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HLA-E),及其对NK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同时观察肝癌患者癌组织、远处硬化组织中经典HLA-I(HLA-ABC)、HLA-E、抗原提呈辅助分子(B2微球蛋白、转运抗原相关蛋白TAP)表达水平,及判断肝癌肝移植手术预后的可行性及其价值。 针对HLA-E mRNA靶序列中不同位点设计、合成多个siRNA链,定量分析它们对HLA-E(+)的肝癌BET7402细胞的基因沉默效率,筛选最佳抑制效果的siRNA。 方法:凝胶电泳观察siRNA体外含10%血清或空白细胞培养液孵育12h后的降解性。利用荧光标记示踪技术,观察红色荧光(Cy3)标记si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 2000转染HepG2的转染率和细胞动力学变化。同时将报告基因(GFP)表达质粒、相关的si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 2000瞬时共转染至HepG2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杂交、实时定量PCR等,分析特异性GFP siRNA抑制报告基因48h后的表达。 采用不同浓度IFN-Y(0、100、200、400、500、600、800、1000 IU/ml)分别体外持续诱导人肝癌7402细胞72h,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bolt、逆转录PCR半定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HLA-E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各组HLA-E表达水平对其NK细胞杀伤率的影响。 回顾性研究40例肝癌肝移植患者,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原发癌灶和远处硬化组织中经典HLA-I(HLA-ABC)、HLA-E、微球蛋白(β2~M)、抗原转运相关蛋白(TAP)的抗原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石蜡病理组纵中HLA-E mRNA表达。将HLA及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资料、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IFN-y(500 TU/ml)诱导BEL-7402细胞表达HLA-E基因,通过流式细胞分选纯化,作为研究靶细胞。根据HLA-E mRNA序列不同位点,设计出3种特异性HLA-E siRNA链(A、B、C)并人工合成。将3种siRNA(100umol/L)分别经脂质体Lipofectamin 2000转染至HLA-E阳性的BEL-7402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杂交、实时PCR等定量方法,比较48h后不同的siRNA沉默HLA-E基因的效果,并观察肝癌细胞的HLA-E基因沉默对其NK细胞杀伤率的影响。 结论: GFP siRNA能特异性沉默HepG2细胞外源性报告基因GFP的瞬时表达,体外细胞siRNA脂质体转染效率为90%,siRNA沉默效率为80%。 IFN-γ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HLA-E基因表达,并通过非经典HLA-I途径逃避免疫细胞监视。 肝癌细胞HLA-E异常高表达,在肿瘤免疫逃避中发挥重要作用,缩短患者肝癌手术后无瘤生存期。筛选出米的HLA-E siRNA能特异、高效沉默肝癌BEL-7402细胞HLA-E基因表达,抑制HLA-E(+)细胞通过非经典HLA-I途径免疫逃避,为肝癌“基因-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从婴儿至成人均可发病,而75%的患者为10岁以下儿童。HSP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主要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
目的:分析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并探讨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选择符合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