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品牌的品牌联想核心要素及其关系研究——以国内快递服务品牌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服务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国内大部分的服务企业在品牌塑造、品牌传播、品牌资产提升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亟需相关理论的指导。然而,经典的品牌联想理论模型,对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联想差异缺乏探讨。服务品牌的品牌联想核心要素有哪些?该领域已有的国外研究成果,是否适用于国内服务品牌?服务品牌与核心联想要素以及核心联想要素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快递服务行业为例,检验了Grace等学者提出的服务品牌核心联想要素模型对国内服务品牌的适用性;同时,突破其单一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自由联系法、品牌概念地图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了服务品牌核心联想要素的关系及强度,并对其进行图谱化呈现。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Grace等的服务品牌核心联想要素模型:该模型部分适用于国内服务品牌;除口碑之外,核心服务、品牌体验、服务场景、服务人员、使用者形象均被验证为服务品牌的核心联想要素;此外,价格和竞争品牌作为服务品牌的重要联想要素,有待后续研究作进一步检验。  服务品牌的核心联想要素关系:服务品牌与核心服务要素、服务人员要素存在共振关系;品牌体验要素与核心服务要素、服务人员要素存在相互关联。  共同联想和独特联想:快递品牌与所属品类的共同联想,主要为服务人员和服务场景;快递品牌之间的共同联想,主要为所属品类和服务人员;而快递品牌与所属品类及竞争品牌之间的独特联想,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品牌塑造的效果。  服务品牌的核心品牌联想来源:与广告宣传和口碑相比,服务品牌的核心品牌联想更多来自于消费者的直接体验。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崛起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交换信息、建立规范、发展友谊、信任甚至是亲密关系,建构着新型的社会关系。按照布尔迪厄、普特南
期刊
微博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它的话语权结构在互联网各种应用特别是在博客的话语权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   本文就基于几份南方系报刊的新浪微博,通过
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传媒业也经历着沧海桑田般的兴衰更替。近两年微博异军突起,彻底改变了舆论格局:在当下中国,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以党报、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