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经济主体的产出效应,但是,每个个体的活动都不是孤立发展的,大量案例证明企业发展离不开各关联方的支持,如果经济参与方活动能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对经济发展将是乘数效应,如果形成恶性循环,那么经济系统将是无尽内耗,对经济发展将是极大的阻碍。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又取决于要素的发展,在我国关键的要素短缺就是资金。因此,经济的发展需要渠道通畅的融资结构。然而,在我国作为经济发展支撑的融资系统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使融资结构扭曲,使其资源配置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因此,我国融资结构的扭曲问题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基于对以上严峻问题和迫切形势的认识,结合我国融资结构发展的实际,我决定以“我国融资结构的缺陷分析与对策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致力于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融资结构的缺陷,从而为我国的融资结构的发展完善提出可行性战略对策与建议。 本文旨在从融资机构的参与各方入手,从自身问题到配合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系统内耗的原因,从而提出可行性方案,以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企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加强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力图在分析框架、融资结构系统论、融资结构产出模型、瓶颈效应分析以及应对融资结构缺陷的协同论。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系统论以及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融资结构对于国民经济的产出效应的影响;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阐述融资结构的缺陷;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国际比较,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融资结构缺陷解决的系统方案。 论文的大致内容如下:引言阐述问题提出动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解释融资结构内涵,比较和评述宏观和微观融资结构理论,阐明融资结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融资结构系统观、融资结构产出模型和瓶颈效应,同时指出影响融资结构的供求因素;第三章主要阐述我国融资结构现状,指出我国融资结构主体缺陷和协同缺陷,进而分析我国融资结构缺陷的原因;第四章讲述融资结构国际模式内涵与特点.并比较英美和日德两种模式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指出我国融资模式的现实选择;第五章主要指出我国融资系统瓶颈拓展的制度安排与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