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郊野公园规划研究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被引量 : 61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郊野公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战略上保存绿色空间的重要手段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郊野公园正处在开发与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园林发展的新热点,郊野公园的一系列特征和特点决定了其规划设计应具有符合自身情况的思路、规律和方法。因此对已经建立或正在进行规划建设郊野公园的城市和公园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从实际操作层面探索和研究这一类型绿地的发展脉络和规划策略。通过对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四个城市的近20个郊野公园的实地调研,以访问座谈、发放问卷和资料收集等形式作为研究平台,采用理论和实际结合、宏观与微观相辅、多学科融贯等方法,对建立完善我国郊野公园规划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在多个层次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论文成果对促进郊野公园研究的系统化、应用化、产业化,以及对我国郊野公园的规划、实践和管理工作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创造性成果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论文系统总结了郊野公园在城市中的产生过程,并提出产生的规律和原因。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郊野公园与城市所存在的空间关系类型和发展时序模式。3、从近自然园林和低碳城市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郊野公园的优势,论证了郊野公园是我国未来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4、从保障机制方面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各种重要管理问题。论文首次在综合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目前我国郊野公园发展较为典型的四座城市为理论依托,将多个案例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利用等规模分析方法进行整体综合性研究。从比较和整合中总结出郊野公园的特征,并从中得出郊野公园的定义。对近50个郊野公园资料的分析总结出郊野公园的分类方式,生态特征和选址特征。论文在实地发放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以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郊野公园游客的基本行为特征,以作为本论文理论的重要支撑。论文以系统论为工具,对我国郊野公园规划的组成要素、结构和空间策略进行了分析。结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国家公园体系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郊野公园规划方法,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郊野公园的规划途径,并将其具体落实为郊野公园规划导则。该成果旨在微观层次、技术层而为完善我国郊野公园规划和建立郊野公园体系积累经验。
其他文献
<正>核心知识梳理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成比例;(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
本文选用了一些商务英语信函范本为语料,对其中模糊语言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描述和解释,以关联理论翻译观为切合点来分析译者如何恰当地把商务英文信函中的模糊语译成汉语,旨
认知图式作为主体对客体与事件的解释框架,对于人的社会认知有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对现有社会认知图式理论进行考察,认为认知图式导致了社会认知的偏差与重构,并提出事先对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现阶段,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党组织职能定位不清,三
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现实价值。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确证了自然界永续存在的权利和价值,为当代生态伦理建设确立了基本价
为了分析动叶顶部间隙泄漏流的流场特征和涡量变化规律,以某汽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无围带和有围带动叶顶部的间隙泄漏流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围带时,在0.85
过去二十年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成熟,导致了企业的业务数据呈现爆炸性地增长。如何有效地管理与集成这些大量的异构异质的数据,以及
本文在总结软件水印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常量重排的Java软件水印算法;其次,结合程序分解的思想,给出了一种Java软件特征;最后,在软件特征的基础
据调查,目前我国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为此,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心理调适水平,改变认知图式,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行为模式,增强自身行为的
随着多核处理器在多媒体计算、嵌入式设备、个人计算机、商用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机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正面临着自计算机诞生以来的第三次软件危机。广大科研人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