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老年人长期血压升高可以引起动脉血管壁增厚和弹性减低,导致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这一病变可累计全身的大小动脉,最终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高血压的治疗并不是降低血压本身,而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血管病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本研究通过观察拉西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效果及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改善作用,以及baPWV与内皮素(Endothelin-1, ET-1)和脂联素(Adiponectin,ADP)的关系,旨在为拉西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更多可靠信息,观察治疗收益情况。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连续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7.7±2.6)岁,均给予拉西地平片口服,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MOBIL-O-GRAPH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 VP-1000(BP203RPE-II)检测仪检测baPWV,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ET-1和ADP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baPWV、血清ET-1和AD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观察拉西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与baPWV的关系,探讨ET-1和ADP在老年高血压病程中作用与关系。 研究结果: 1.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并有显著差异(P<0.05)。 2.患者治疗后的偶测血压、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患者治疗后的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2、51和17例,降压总有效率为83%。 4.患者治疗后的右侧baPWV(1578.8±198.7)cm/s和左侧baPWV(1529.6±223.1) cm/s较治疗前的右侧baPWV(1954.7±296.4)cm/s和左侧baPWV(2025.5±340.9) cm/s均有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患者的血清内皮素水平由治疗前的(78.24±10.13)pg/L下降至治疗后的(53.41±15.06)pg/L,脂联素水平由治疗前的(3.35±1.13)μg/ml上升至治疗后的(7.83±2.34)μg/ml,二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皮素与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n=100,r=-0.488,P=0.000)。 6.患者的baPWV和SB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100,r=0.5432,P<0.0001),和DBP也呈显著正相关(n=100,r=0.3672,p<0.0001);baPWV与血清ET-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100,r=0.4360,P<0.0001),与血清AD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n=100, r=-0.4077,P<0.0001);血清ET-1与AD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n=100,r=-0.4882, P<0.0001)。 研究结论: 1.拉西地平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 2.拉西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baPWV,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3.拉西地平能降低ET-1水平,提高ADP水平,达到保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T-1和ADP的平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