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而腹水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存率。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内容,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西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机制、治疗及脐敷的理论基础和治疗进展,为更好地治疗肝硬化腹水做了初步的探讨。文献综述分为两篇。第一篇为“中药脐敷治疗腹水的研究概况”。主要从脐敷的中西医理论研究基础、脐敷疗法的用药特点、脐疗的发展过程及通过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探讨脐敷治疗腹水的方法,最后揭示了本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第二篇为“肝硬化腹水的现代研究概况”。主要包括了国内外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从肝硬化腹水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临床研究部分: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对照组为西医腹水常规治疗,可联用中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脐敷。试验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体重、腹围、24h尿量的改变,肝功能评分的变化,电解质和肾功能的改变、腹部B超的改变;比较两组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腹胀、胁肋疼痛、尿少、双下肢浮肿主要症状改善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在双下肢浮肿改善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腹胀、胁肋疼痛、尿少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围、体重及尿量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在腹围、体重及24h尿量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腹围、体重及24h尿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在Child-Pugh分级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对肝功能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电解质、肾功能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在Na+、Cl-、BUN、C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在K+变化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在K+变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K+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水分度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在腹水分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分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于肝硬化腹水都有疗效,但合用中药脐敷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尤其在症状改善,尿量增加,腹围、体重减少,肝功能及K+改善方面疗效更突出。说明合用中药脐敷治疗肝硬化腹水优于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但其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