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方式转变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视域下的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其中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充分论述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以及消费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目前我国发展生产、实现消费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指导下,对消费方式的内涵、特征以及影响消费方式的多方因素进行了深刻剖析,系统梳理了人类社会消费方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不同社会形态下人类消费方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方式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目前我国消费方式存在的问题,从分析我国目前资源和环境现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消费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分析了实现消费方式转变的利益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以及观念障碍,本文的最终目标意在分析当前消费方式的不合理方面,呼唤全社会行动起来,多方努力,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以低碳生活、生态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费方式的建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永续发展。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的一个“转型期”,即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不过这一转变动力并非来自中国自身,它更大程度上得自于“西方”这一外力因素。面对这种历史情境,中国知识分子被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西欧社会党中最具代表性的政党之一。冷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为获得执政机会,不断对其理论和策略进行调整与变革。其执政实践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深思。本选题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世界各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网上争议也随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