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词汇中的文化词汇在英汉语言中都占有很高的地位。这些文化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习语。本文选取林语堂原著Moment in Peking和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进行文化对比研究,尝试从英汉语言中的习语角度挖掘中西两种文化特色,并探究两种文化差异所在。这对于深化认识中西文化,准确运用英汉语言,提升跨文化交际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指导理论,从语言使用的思维世界、顺应突显度以及顺应动态性三方面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基础研究,然后以例举法和对比法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依据奈达文化翻译观的文化分类作为语料选择和分析的标准,在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和林语堂原著文本中选出相对应的90个特色习语,来挖掘里面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研究其文化分类状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英汉习语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典型比喻式习语所蕴含的文化特点,对本体喻体进行了中西对比。 研究发现:《京华烟云》中所包融的三种文化分配得当,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都在习语中很好地呈现,其中语言文化占主要比例。在林语堂原著和张振玉译本中各类文化的翻译方法选择不尽相同,表现出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特点。社会文化多以直译法来表现社会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音译法来保留中国特色风俗习惯,且中西文化异同也在习语的动物意象、颜色词等的认知上有所体现;语言文化多通过习语反映文化的对称性和哲思性,通过俗语、谚语等多种习语表达方式描述性格、刻画人物并阐明思想;在习语反映的宗教文化中,中国文化受儒家佛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展现出来,中国宗教观对天地的敬拜与西方对上帝的崇敬之情的区别在习语对比中更加分明。